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25054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配备有多个具有不同像素密度的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上。电子设备可以在检测到切换屏幕显示的用户操作后,以第一显示屏的显示界面的像素密度作为标准,绘制第二显示屏中的显示界面图像,其中该第二显示屏中显示界面的图像采用的像素密度为第一显示屏的显示界面的像素密度,其图像尺寸为第二显示屏的屏幕尺寸,在投屏显示时再按照比例进行缩放,达到第二显示屏显示界面元素的大小与第一显示屏显示界面元素的大小一致的效果,并且在消除显示内容大小差异的同时,因各个显示界面配置有相同的像素密度,所以也可保证应用切换时的接续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配备多个屏幕的电子设备中,不同的屏幕可能具有不同的屏幕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很多应用程序无法适配显示像素密度(dot per inch,DPI)的变动,即没有针对不同DPI设计多套应用资源,这些应用程序在不同PPI的屏幕上显示应用界面时,应用界面中的界面元素的尺寸显示大小可能并不一致,用户视觉体验不佳。并且在不同PPI的屏幕上切换显示应用界面时,应用程序可能会因为显示界面的DPI发生变化而重新绘制显示界面,这时高概率会出现应用重启、显示界面异常、输入内容丢失、视频播放中断、黑白屏或应用闪退等问题,给用户造成非常差劲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配备有多个屏幕,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同应用界面在多个不同PPI的屏幕上显示大小一致,并且可以在屏幕切换显示时能够正常接续的问题。
[0004]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含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该方法可包括: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显示屏中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第一显示屏的屏幕像素密度PPI为第一PPI。电子设备将第一用户界面将要显示在第二显示屏中的屏幕图像转换成第一图像,第一图像的显示像素密度DPI是在第一PPI下确定使用的DPI,第一图像在PPI为第一PPI的显示屏中完整显示所占用屏幕区域的尺寸和第二显示屏的屏幕尺寸一样大。即第二显示屏按照与自身相同的尺寸,以第一显示屏的第一DPI计算的分辨率进行图层的计算与合成,从而可以虚拟出一个与第二显示屏尺寸相同而具有第一DPI的屏幕,用来显示第一图像。其中,第二显示屏的PPI为第二PPI,第二PPI不同于所述第一PPI。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图像缩放成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的图像分辨率等于第一图像的图像分辨率乘以转换因子得到,该转换因子可以等于第二PPI除以第一PPI。然后电子设备在第二显示屏中显示第二图像。
[0006]实施第一方面的方法,可以使得相同应用界面在多个不同PPI的屏幕上显示大小一致,并且可以在屏幕切换显示时能够正常接续,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友好的界面,提升了用户视觉体验,并便利了开发人员,节省了应用程序的开发资源。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PPI大于所述第二PPI,则所述转换因子小于或等于1,第一图像的分辨率大于第二图像。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PPI小于所述第二PPI,则所述转换因子大于或等于1,第一图像的分辨率小于第二图像。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操作可以为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折叠电子设备、展开电子设备、手势切换显示屏幕、触控切换显示屏幕、点击第一按钮、按下第一按键、开启电子设备、启动第一应用程序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操作可以是指触发屏幕切换的操作,也可以是显示用户界面的指令操作。当电子设备响应于触发屏幕切换的操作时,用户界面由通过第一显示屏进行显示的状态,切换为通过第二显示屏进行显示。具体的,例如针对折叠屏手机进行屏幕切换的“折叠”、“展开”、“用户手划”等操作,针对正反双屏手机进行屏幕切换的“纵向翻转”、“横向翻转”等操作,当电子设备检测到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屏幕切换操作时,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方法,以达到本申请所示出的技术效果。而当电子设备响应于显示用户界面的指令操作时,具体的,例如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操作由关闭状态启动,或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启动应用的操作,当电子设备检测到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显示用户界面的指令操作时,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方法,以达到本申请所示出的技术效果。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系统桌面、系统应用程序界面或第三方应用程序界面等显示界面,这些显示界面可包括电子设备所能提供的部分或全部所能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图形界面。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的第一像素密度高于第二显示屏的第二像素密度,因此,当第二显示屏按照其相同尺寸以第一像素密度计算而生产出虚拟分辨率时,其计算方法为,将第二显示屏的界面的图像分辨率乘以第一显示屏像素密度与第二显示屏像素密度的比值,从而得到与一个与第一显示屏PPI相同的虚拟屏。在图层合成后,需要对图层进行缩放投屏,从而使得图层实际显示在第二显示屏上。具体的,该缩放的方法为,将前述生成的虚拟屏的图像按照第二显示屏对应的实际物理分辨率进行缩放,该缩放比例为第二像素密度与第一像素密度的比值。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的第一像素密度低于第二显示屏的第二像素密度,因此,当第二显示屏按照其相同尺寸以第一像素密度计算而生产出虚拟分辨率时,其计算方法为,将第二显示屏的界面的图像分辨率乘以第一显示屏像素密度与第二显示屏像素密度的比值,从而得到与一个与第一显示屏PPI相同的虚拟屏。在图层合成后,需要对图层进行放大投屏,从而使得图层实际显示在第二显示屏上。具体的,该放大的方法为,将前述生成的虚拟屏的图像按照第二显示屏对应的实际物理分辨率进行放大,该放大比例为第二像素密度与第一像素密度的比值。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图像缩放为第二图像的过程,可以是在图像合成阶段由硬件抽象层完成,也可以是送显前由内核层完成。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存储器以及耦合于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指令以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中电子设备具有的任一功能,这里不再赘述。
[00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对应的操作。
[0016]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相同应用界面在多个不同PPI的屏幕上显示大
小一致,并且可以在屏幕切换显示时能够正常接续,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友好的界面,提升了用户视觉体验,并便利了开发人员,节省了应用程序的开发资源。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功能架构图;
[001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框架图;
[0020]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含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中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屏幕像素密度PPI为第一PPI;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用户界面将要显示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的屏幕图像转换成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显示像素密度DPI是在所述第一PPI下确定使用的DPI,所述第一图像在PPI为第一PPI的显示屏中完整显示所占用屏幕区域的尺寸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屏幕尺寸一样大;所述第二显示屏的PPI为第二PPI,所述第二PPI不同于所述第一PPI;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图像缩放成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分辨率等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分辨率乘以转换因子得到,所述转换因子等于所述第二PPI除以所述第一PPI;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显示所述第二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PPI大于所述第二PPI,则所述转换因子小于或等于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PPI小于所述第二PPI,则所述转换因子大于或等于1。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所述第一用户界面显示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中的屏幕图像转换成第一图像之前,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用户操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操作为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折叠所述电子设备、展开所述电子设备、手势切换显示屏幕、触控切换显示屏幕、点击第一按钮、按下第一按键、开启所述电子设备、启动第一应用程序。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存储器以及耦合于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同正金崇庭李雪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