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热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53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和热水装置,其中,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热交换器本体上设有出水口;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出水管内形成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降低来自出水口的流体的流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明显改善用户在关水又再次启动时出现的“温升温降”的情况,维持出热水的恒温性能,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更佳;相比于在热交换器上增设旁通管或在出水管上增设旁通管道的方式,本技术方案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本技术方案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本技术方案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和热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热水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和一种热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温升、温降”问题较为普遍。在用完热水后,将水流关停,管道余热会持续对管道中的水进行加热,再次启动水流时,刚开始流出的水流的水温会高于用户设定的温度,可能会烫伤用户,即出现了“温升”;需要使用热水时,再次启动水流,热水器的加热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会有一段没来得及加热、温度较低的水流出,水温明显低于用户设定温度,即出现了“温降”。
[0003]为了改善“温升、温降”的现状,一般是在热交换器上增设旁通管或在出水管上增设旁通管道,但改善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热交换器的热水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热交换器本体上设有出水口;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出水管内形成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降低来自出水口的流体的流速。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和出水管,出水口开设在热交换器本体上,出水管的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其中,出水口可以开设在热交换器的顶部、底部或者侧面。出水管可以是硬管,也可以是软管,且出水管应该为耐高温材质。
[0008]进一步地,出水管内形成有缓冲部,流体流经缓冲部时流速会降低。用户需要使用热水时,首先通过热交换器将水进行加热,然后启动水流,此时出水管中的一部分水流是没来得及加热、温度较低的,还有一部分水流是在热交换器中经过加热的、温度较高的,这两股水流在出水管中进行初步混合,流经缓冲部时,由于流速降低,流出出水端的时间增长,因此两股水流可以进一步在缓冲部进行混合,温度较高的水流与温度较低的水流温度中和,又因为温度较低的水流仅占一小部分,因此这部分水流很快可以被在热交换器中流出、经过充分加热的高温水流将温度提升起来,所以此时流出出水端的混合水流的水温可能在瞬间会略微低于用户的预设温度,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水温达到预设温度,即用户经历了一个“先温降再温升”的过程,但通过设置缓冲部,低于预设温度的幅度范围会明显得到降低且达到预设温度的时间也会明显缩短;用完热水比如洗完热水澡之后,将水流关停,由于之前刚使用完热水,高温的水流通过热传递将出水管的温度提升,水流关停后再进入到出水管的水流会在出水管的余热下通过热传递温度也会得到提升,再次启动水流后,此时出水管中存在两部分水流,一部分水流是温度较高的,另外一部分是后来进入到出水管中且
温度较低的,这两部分水流会进行初步混合,温度得到中和,这两股水流流经缓冲部后,流速降低,延长了在出水管中运动的时间,可以进一步进行混合,由于这股温度较高的水流仅占一小部分,因此这部分水流可以很快被不断进入到出水管的温度较低的水流将温度降低,所以此时流出出水端的混合水流的水温可能在瞬间会略微高于用户的预设温度,然后很快会恢复至用户的预设温度,即用户经历了一个“先温升后温降”的过程,通过设置缓冲部,初始高于预设温度的幅度范围会明显降低且恢复至预设温度的时间也会明显缩短。
[0009]总而言之,通过设置缓冲部,能够明显改善用户在关水又再次启动时出现的“温升温降”的情况,维持出热水的恒温性能,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更佳;相比于在热交换器上增设旁通管或在出水管上增设旁通管道的方式,本技术方案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
[0010]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出水管包括:接水段,与出水口相连通,接水段的管径与所述出水口的口径相同;扩管段,与接水段相连,且扩管段的管径大于接水段的管径;连接段,与扩管段相连,经出水口流出的水依次经接水段、扩管段和连接段后向外排出,其中,扩管段形成缓冲部。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出水管包括接水段、扩管段和连接段。其中,接水段与出水口相连通,接水段与出水口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且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接水段的管径与出水口的口径相同,从而出水口处流体的流速与接水段处流体的流速一致。扩管段与接水段相连,连接段与扩管段相连,水依次流经接水段、扩管段以及连接段向外排出,接水段、扩管段和连接段三者可以都是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其中一个部件进行安装、拆卸,即便于更换;也可以都是固定连接在一起,即三者是一体铸造成型,加工方便。
[0013]进一步地,扩管段的管径大于接水段的管径,出水管中的流体流经扩管段的位置流速会降低,从而扩管段处形成缓冲部,水流经过扩管段流速会降低,延长了水流排出出水端的时间,温度较高的水流与温度较低的水流能够很好的进行混合,将温度进行中和后再排出到出水端外。又因为扩管段管径大于接水段的管径,所以扩管段比同等长度的接水段的容积要大,从而温度较高的水流与温度较低的水流先在接水段进行初步混合后,流经扩管段不仅流速降低而且混合空间变大,两股水流能够充分混合将温度进行中和,进而可以明显改善“温升、温降”的情况。
[0014]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连接段的管径可以是小于扩管段的管径,即水流经过扩管段混合后再流经连接段,可以变回正常流速供用户使用;连接段的管径也可以是等于或者大于扩管段的管径,即连接段也形成缓冲部,水流经过扩管段及连接段时都可以降低流速,延长水流排出出水管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好的对水流进行混合,将温度进行中和。
[0015]其中,需要说明的,在缓冲段和出水口之间一定需要接水段相连,也即从出水口流出的水需要经过一段正常的管路后,才可流入缓冲段内,当然缓冲段离出水口越近,缓冲效果越好,可以更好的中和在中途关水时,热交换器中的高温水。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扩管段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扩管段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段相连。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扩管段数量为多个,通过设置多个扩管段,水流每次通过一个扩管段时都能进行逐步混合,从而温度较高的水流与温度较低的水流能够更好的对温度进行
中和,混合水流排出到出水管外时能够更加接近用户的预设温度。
[0018]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扩管段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段相连,连接段与扩管段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根据空间大小或其他实际情况判断设置扩管段的数量。
[0019]此外,连接段的管径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扩管段的管径,当连接段的管径小于扩管段的管径时,每次通过扩管段时水流流速降低,每次通过连接段时水流的流速又会加快,通过这种对水流流速快慢的控制,能够更好的使温度较高的水流与温度较低的水流进行混合;当连接段的管径等于或大于扩管段的管径时,即在连接段也形成了缓冲部,从而存在温差的水流在扩管段与连接段内的流速都会降低,从而能够充分进行混合且对温度进行中和。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本体,所述热交换器本体上设有出水口;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出水管内形成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降低来自所述出水口的流体的流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接水段,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接水段的管径与所述出水口的口径相同;扩管段,与所述接水段相连,且所述扩管段的管径大于所述接水段的管径;连接段,与所述扩管段相连,经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水依次经所述接水段、所述扩管段和所述连接段后向外排出,其中,所述扩管段形成所述缓冲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段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扩管段之间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段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段、所述扩管段和所述连接段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水段和所述连接段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段的管径相同,且所述扩管段的两端分别设有过渡管段,所述过渡管段的内径沿由所述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照黄官贤梁国荣刘继锋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