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47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容量高、充放电循环的稳定性、安全性优良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是至少以正极、负极、电解质作为构成要素的二次电池,其中,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方的活性物质中,含有从以式(1)或式(3)等表示的自由基化合物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式(1)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表示以式(3)表示的基团、烷氧基、卤素原子、羟基或氰基,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式(3)中,R↓[10]表示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特别是涉及能量密度高、容量高、稳定性优良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等小型或者便携式电子仪器市场的急速扩大,对这些设备上使用的电池的关于轻量化、容量化的要求也提高了。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人们开发出了利用电化学反应的二次电池,所述电化学反应是以锂离子等碱金属离子作为电荷载体并伴随其电荷接受的电化学反应。其中,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已作为稳定性优良的能量密度大的高容量电池被用于各种电子仪器中。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作为活性物质,在正极使用锰酸锂或钴酸锂等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在负极使用碳,利用锂离子向这些活性物质中的插入、脱离反应来进行充放电。但是,由于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特别是正极使用比重大的金属氧化物,因此单位质量的电池容量不能说很充分,人们试图开发出一种使用更轻量电极材料的高容量电池。例如,美国专利US 4,833,048、以及2715778中公开了一种将具有二硫化物键的有机化合物用于正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原理是利用伴随二硫化物键的生成、离解进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由于该电池是由以硫或碳等比重小的元素为主成分的电极材料构成的,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至少以正极、负极、电解质作为构成要素,其特征在于,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方的活性物质中,含有从以式(1)、式(2)、式(3)、式(4)和式(5)表示的自由基化合物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1)(式(1)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表示以式(3)表示的基团、烷氧基、卤素原子、羟基或氰基,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2)(式(2)中,X↓[1]表示以式(3)表示的基团、烷氧基、卤素原子、羟基或氰基,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9]表示以式(3)表示的基团)***(3)(式(3)中,R↓[10]表示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10-19 322187/20011.一种二次电池,至少以正极、负极、电解质作为构成要素,其特征在于,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方的活性物质中,含有从以式(1)、式(2)、式(3)、式(4)和式(5)表示的自由基化合物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式(1)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表示以式(3)表示的基团、烷氧基、卤素原子、羟基或氰基,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式(2)中,X1表示以式(3)表示的基团、烷氧基、卤素原子、羟基或氰基,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9表示以式(3)表示的基团)(式(3)中,R10表示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式(4)中,R11~R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氰基或卤素原子,n表示自然数)-->(式(5)中,R15~R1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氰基、硝基或卤素原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上述活性物质为正极活性物质。3.一种二次电池,利用活性物质的电极反应,其特征在于,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反应是把以式(1)、式(2)、式(3)、式(4)和式(5)表示的自由基化合物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佐繁之中原谦太郎森冈由纪子入山次郎佐藤正春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