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大豆品种纯度的引物组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26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大豆品种纯度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所述引物组基于20个用于检测大豆品种纯度的SNP标记进行设计和合成,可用于检测大豆品种和遗传材料的纯度,具有广泛的应用普适性,具有共显性标记,特异性、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该引物组的使用不受环境条件影响,能够使用种子或任何类型的植物组织,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而且技术简单、易于自动化,检测通量高,速度快;单位数据点检测成本低,不同检测实验室的数据结果可以相互比较验证,数据具有普适的可比性。数据具有普适的可比性。数据具有普适的可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大豆品种纯度的引物组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学及植物分子育种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大豆品种纯度的SNP标记的引物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主要的油料和饲料作物,国内的需求极大。随着大豆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豆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的纯度检测成为大豆育种研发、种子生产以及种子交易必不可少的质量保证。
[0003]现在大豆品种纯度鉴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方法(Grow

out Test)。田间种植鉴定把品种种植于田间测试小区,通过观察植物不同生长时期(苗期、生长、花期、成熟期以及种子)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如植物的高矮及大小、分蘖、叶色、叶形、种子大小、种皮颜色等)和生物学特性(如植物的生育期、光周期、抗病性、抗旱性、种子落粒性等)的不同来鉴定该大豆品种的纯度。此方法取决于对植物在田间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视觉识别,判断标准往往很难精确量化,主观性强,检测灵敏度和分辨力低;易受环境和栽培条件影响,准确性和稳定性差;耗时长、时效性差;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检测大豆品种纯度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用于检测大豆DNA中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包括SY01、SY02、SY03、SY04、SY05、SY06、SY07、SY08、SY09、SY10、SY11、SY12、SY13、SY14、SY15、SY16、SY17、SY18、SY19和SY20;所述引物组包括用于检测SY01的第一引物组、用于检测SY02的第二引物组、用于检测SY 03的第三引物组、用于检测SY 04的第四引物组、用于检测SY 05的第五引物组、用于检测SY 06的第六引物组、用于检测SY 07的第七引物组、用于检测SY 08的第八引物组、用于检测SY 09的第九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0的第十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1的第十一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2的第十二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3的第十三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4的第十四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5的第十五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6的第十六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7的第十七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8的第十八引物组、用于检测SY 19的第十九引物组和用于检测SY 20的第二十引物组;每个引物组独立地包括不同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X和Y,以及通用引物C,其中:所述第一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1为碱基T或者G,位于大豆1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1011674位;所述第二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2为碱基T或者G,位于大豆2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47533197位;所述第三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3为碱基T或者C,位于大豆3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37129435位;所述第四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10和SEQ ID NO.1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4为碱基T或者C,位于大豆4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42280188位;所述第五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13和SEQ ID NO.1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5为碱基T或者C,位于大豆5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38950372位;所述第六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16和SEQ ID NO.1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6为碱基G或者A,位于大豆6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46905460位;所述第七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19和SEQ ID NO.20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2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7为碱基G或者A,位于大豆7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15654480位;所述第八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22和SEQ ID NO.2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2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8为碱基T或者G,位于大豆8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2177033位;
所述第九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25和SEQ ID NO.2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2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9为碱基C或者A,位于大豆9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因组Glycine_max_v2.0的第2729925位;所述第十引物组的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如SEQ ID NO.28和SEQ ID NO.2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用引物包括如SEQ ID NO.30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SY010为碱基C或者T,位于大豆10号染色体,位置为大豆参考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贾佩陇聂超南田冰川唐宜唐顺学
申请(专利权)人: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