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24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箱体,包括本体框架、底板、侧板组件和顶板组件;所述底板设置在本体框架的底部;所述侧板组件包括外围侧板单元和内隔侧板单元,所述外围侧板单元设置在本体框架的外侧面上且与底板连接,形成箱体容纳空间;所述内隔侧板单元设置在本体框架内且与底板和外围侧板单元连接,用于将箱体容纳空间分隔成顺次连通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所述顶板组件设置在本体框架的顶部,且包括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对应设置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在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均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占用空间小,防护性能高,且车载振动环境下不易变形。且车载振动环境下不易变形。且车载振动环境下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体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箱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超级轨道车辆配电的高压箱,需要承载的交流电压高达700V以上,电流高达400A。该高压箱用于安装高压电源,并根据高压配电系统的需要,将高压电能分配到各个电器产品上。因此,该高压箱对整个高压配电系统及其各个电器产品的安全性、外部绝缘、电磁干扰及屏蔽、耐振动和IP防护等级等具有很高的要求。而市面上存在的高压箱大都沿用工业高压配电箱的设计理念,采用标准开关柜体,占用空间大,散热慢、防护性能低(具体体现在工业高压配电箱安全性差和可靠性低),在车载振动环境下容易变形,使得耐久性差。
[0003]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用于超级轨道车辆配电的高压箱箱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高压配电箱存在的占用空间大、散热慢、防护性能低以及车载振动环境下易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箱体,包括本体框架、底板、侧板组件和顶板组件;
[0006]所述底板设置在本体框架的底部;
[0007]所述侧板组件包括外围侧板单元和内隔侧板单元,所述外围侧板单元设置在本体框架的外侧面上且与底板连接,形成箱体容纳空间;所述内隔侧板单元设置在本体框架内且与底板和外围侧板单元连接,用于将箱体容纳空间分隔成顺次连通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
[0008]所述顶板组件设置在本体框架的顶部,且包括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对应设置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在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均设有散热孔。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风道板组件,所述风道板组件包括第一风道板、第二风道板和第三风道板;所述第一风道板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将第一容纳空间分隔成上下设置的一号风道和高压容纳空间;所述一号风道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连通,而另一侧与外部连通;所述高压容纳空间与外部连通;
[0010]所述第二风道板和第三风道板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内,用于将第三容纳空间分隔成二号风道、三号风道以及位于二号风道和三号风道之间的低压容纳空间;所述二号风道、三号风道和低压容纳空间均与第二容纳空间连通,且还均与外部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本体框架包括底部架体、立柱和顶部架体;
[0012]所述底部架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纵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一横梁垂直连接形成底部框架;在两个第一横梁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横辅梁,所述横辅梁与第一横梁平行;在所述第一横梁与横辅梁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纵辅梁,所述
纵辅梁与第一纵梁平行;当所述横辅梁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横辅梁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纵辅梁;
[0013]所述顶部架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纵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垂直连接形成顶部框架;所述第二纵梁与第一纵梁对应设置,二者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对应设置,二者间通过立柱连接。
[0014]优选的,对应设置的两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与立柱配合分别形成了第一纵向侧面架体和第二纵向侧面架体;对应设置的两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与立柱配合分别形成了第一横向侧面架体和第二横向侧面架体;所述第一纵向侧面架体、第二纵向侧面架体、第一横向侧面架体、第二横向侧面架体、底部架体和顶部架体的平面度均小于1μm。
[0015]优选的,所述外围侧板单元包括第一纵向侧板、第二纵向侧板、第一横向侧板和第二横向侧板;所述第一纵向侧板设置在第一纵向侧面架体上;所述第二纵向侧板设置在第二纵向侧面架体上;所述第一横向侧板设置在第一横向侧面架体上;所述第二横向侧板设置在第二横向侧面架体上。
[0016]优选的,所述内隔侧板单元包括低压隔板和高压隔板;所述高压隔板用于分隔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在所述高压隔板上设有第一连通孔,用于实现一号风道与第二容纳空间连通;所述低压隔板用于分隔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在所述低压隔板上设有第二连通孔,用于实现第二容纳空间分别与二号风道、三号风道和低压容纳空间连通。
[0017]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横向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用于实现一号风道和高压容纳空间分别与外部连通;
[0018]在所述第二横向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用于实现二号风道、三号风道和低压容纳空间分别与外部连通。
[0019]优选的,在所述顶部架体上设有多个锁盒,在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设有与锁盒配合设置的锁体。
[0020]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三顶板上设有铰链门片,在所述顶部架体上设有与铰链门片配合设置的铰链框片。
[0021]优选的,在所述底部架体上设有安装角,在所述底部架体和安装角上均设有用于将箱体安装在外界设备上的安装孔;
[0022]所述箱体还包括吊环固定件,在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安装吊环的固定孔,在所述外围侧板单元上设有与固定孔适配的配合孔,所述吊环固定件插入配合孔后通过固定孔固定。
[0023]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中所述箱体通过内隔侧板单元将箱体容纳空间分隔成顺次连通的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实现了对箱体空间的高集成利用,进而缩小了箱体的占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业高压配电箱存在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和第三容纳空间对应设置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不仅加强了箱体的结构强度,还便于及时打开顶板组件,将各电器产品吊入箱体内,简化安装程序;此外,顶板组件的设置方便对箱体的开合设置,进而便于对箱体内的各电器产品日常维护;在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分别设有散热孔,便
于箱体散热,延长箱体内各电器产品的使用寿命。
[0025](2)本技术中所述箱体采用的底部架体、立柱和顶部架体,结合安装所述底板、侧板组件、顶板组件和风道板组件,大大加强了箱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能够满足车辆振动要求,也能够满足超级轨道车辆车顶恶劣工况的使用要求,提高了箱体的防护性能和车载振动环境下箱体结构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业高压配电箱存在的防护性能低以及车载振动环境下易变形的问题。
[002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一种箱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一种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底部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框架、底板(1)、侧板组件和顶板组件;所述底板(1)设置在本体框架的底部;所述侧板组件包括外围侧板单元和内隔侧板单元,所述外围侧板单元设置在本体框架的外侧面上且与底板(1)连接,形成箱体容纳空间;所述内隔侧板单元设置在本体框架内且与底板(1)和外围侧板单元连接,用于将箱体容纳空间分隔成顺次连通的第一容纳空间(A)、第二容纳空间(B)和第三容纳空间(C);所述顶板组件设置在本体框架的顶部,且包括分别与第一容纳空间(A)、第二容纳空间(B)和第三容纳空间(C)对应设置的第一顶板(2)、第二顶板(3)和第三顶板(4);在所述第一顶板(2)、第二顶板(3)和第三顶板(4)上均设有散热孔(P)。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道板组件,所述风道板组件包括第一风道板(5)、第二风道板(6)和第三风道板(7);所述第一风道板(5)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A)内,用于将第一容纳空间(A)分隔成上下设置的一号风道和高压容纳空间;所述一号风道的一侧与第二容纳空间(B)连通,而另一侧与外部连通;所述高压容纳空间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风道板(6)和第三风道板(7)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C)内,用于将第三容纳空间(C)分隔成二号风道、三号风道以及位于二号风道和三号风道之间的低压容纳空间;所述二号风道、三号风道和低压容纳空间均与第二容纳空间(B)连通,且还均与外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框架包括底部架体(8)、立柱和顶部架体(11);所述底部架体(8)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纵梁(8.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横梁(8.2),所述第一纵梁(8.1)和第一横梁(8.2)垂直连接形成底部框架;在两个第一横梁(8.2)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横辅梁(8.3),所述横辅梁(8.3)与第一横梁(8.2)平行;在所述第一横梁(8.2)与横辅梁(8.3)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纵辅梁(8.4),所述纵辅梁(8.4)与第一纵梁(8.1)平行;当所述横辅梁(8.3)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横辅梁(8.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纵辅梁(8.4);所述顶部架体(1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纵梁(11.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横梁(11.2),所述第二纵梁(11.1)和第二横梁(11.2)垂直连接形成顶部框架;所述第二纵梁(11.1)与第一纵梁(8.1)对应设置,二者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1.2)与第一横梁(8.2)对应设置,二者间通过立柱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夫席军德李寒冰叶正兵龚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