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19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包括一个透明状的T型管和一个给药机构,给药机构包括转盘式给药开关、带有卡扣的透明连接管、透明支撑管、注药管、保护套、转盘式注药开关和加热壶。透明连接管连接在转盘式给药开关的入口与透明支撑管之间,注药管一端固定在转盘式注药开关的出口上,注药管另一端位于透明支撑管内并支撑在透明支撑管中,保护套连接在透明支撑管和转盘式注药开关的出口之间,注药管位于保护套中。其结构提高了注药过程的安全性,利用注药管活动端可有效控制注药管的插入深度和插入位置,确保了注药过程的准确性,避免了药液浪费,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方便气管内给药过程、保证给药质量和可靠性的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气管内给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是抢救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监护室,气管插管的建立已成为危重病人抢救的基本措施。其中,利用气管插管进行气管内给药则充分扩展了气管插管的应用范围,尤其对于新生危重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时促肺药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使用,完善的给药途径对于后期患儿的肺部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气管内给药过程是断开气管插管或从气管插管上进行穿刺给药,存在一定的风险,不方便操作,容易浪费药液,同时,不能保证药液完全作用在患处,促肺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费用较高,每一滴药都很珍贵。
[0004]于是,设计一种可方便气管内给药过程的装置,就成为本技术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情况和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与现有气管插管配合使用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严格控制给药过程的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以满足临床使用需要,保证使用质量和使用可靠性。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包括一个透明状的T型管和一个给药机构。透明状的T型管侧壁上设有一个呼吸管连接端口。给药机构包括转盘式给药开关、带有卡扣的透明连接管、透明支撑管、注药管、保护套、转盘式注药开关和加热壶。转盘式给药开关的出、入口分别与T型管入口和透明连接管一端固定连通。透明连接管上设有排气管。透明支撑管卡持在透明连接管上。转盘式注药开关的出、入口分别与注药管一端和加热壶出口固定连通。注药管另一端位于透明支撑管内并支撑在透明支撑管中。保护套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透明支撑管和转盘式注药开关的出口上,注药管位于保护套中。加热壶入口上设有带有螺纹的注药口,加热壶上还设有控制屏。
[0008]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还包括一个内壁灯,内壁灯设置在靠近T型管入口的内壁上,内壁灯与加热壶电连通。
[0009]所述保护套为透明塑料薄膜。
[0010]所述透明状的T型管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冲洗端口。
[0011]本技术所述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2]1、利用保护套对注药管的给药和注药过程进行保护,提高了注药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利用注药管的活动端可有效控制注药管的插入深度和插入位置,确保了注药过程的
准确性,避免了药液浪费;
[0013]2、通过透明状T型管和内壁灯,可准确观察注药过程和注药管内药液的使用位置,避免空气被意外注入情况的发生;
[0014]3、透明连接管和透明支撑管的使用,方便了对注药管内给药过程的观察,有利于注药管内全部空气的排出以及后续注药管的插入过程,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治疗时间;
[0015]4、通过加热壶可准确进行药液的加热控制,快速满足药液注入过程的温度需要,方便了注药过程;
[0016]5、带有卡扣的透明连接管,方便了透明支撑管及后续连接部件的快速拆除,确保了一次性注药后病患呼吸管路及气管插管的正常使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包括一个透明状的T型管1、内壁灯12和一个给药机构。透明状的T型管1侧壁上设有一个呼吸管连接端口2和一个冲洗端口6,呼吸管连接端口2与病患使用的呼吸管相连接,冲洗端口6则可以在需要时对管路进行冲洗使用。透明状T型管1的T型端与病患的气管插管相连接,T型管1的末端则与给药机构相连接,给药机构负责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给药操作。为方便观察给药过程,内壁灯12设置在靠近T型管1入口的内壁上,内壁灯12可对透明状的T型管1内进行照明。
[0022]给药机构包括转盘式给药开关3、带有卡扣的透明连接管4、透明支撑管10、注药管13、保护套7、转盘式注药开关8和加热壶9。透明连接管4和透明支撑管10可清楚地看到管内情况,方便后期注药管13的注药操作。转盘式给药开关3和转盘式注药开关8为两个通过自身旋转使内部通道及两侧出、入口相互连通的一个开关机构。转盘式给药开关3的出、入口分别与T型管1入口和透明连接管4一端固定连通,透明支撑管10卡持在透明连接管4上。转盘式注药开关8的出、入口分别与注药管13一端和加热壶9出口固定连通,注药管13另一端则保持相对的活动状态,注药管13另一端位于透明支撑管10内并支撑在透明支撑管10中。为避免注药管13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在注药管13外围还设置了保护套7。保护套7两端分别连接在透明支撑管10和转盘式注药开关8的出口上,注药管13被保护在保护套7中。本例中,保护套7为透明塑料薄膜,通过透明塑料薄膜可以清楚的看到注药管13内的情况,方便了后期注药和操作过程。为进一步方便实际给药过程,本例中,加热壶9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其自身带有充电电池,同时,在加热壶9上设有控制屏,可以准确地设置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本例中,为方便加热壶9的注药过程,在加热壶9入口上还设有带有螺纹的注药口11,外界药液可通过注药口11注入到加热壶9中,完成药液加注和升温过程。当然,内壁灯12也与加热壶9电连通,通过控制屏控制内壁灯12的开启。
[0023]为方便密闭环境下注药管13内空气的排出,本例中,在透明连接管4上还设有排气
管5,排气管5可顺利地将注药管13内挤出的空气排出连接后的密闭空腔。而通过对卡扣的操作,也可方便地将连接后的透明支撑管10、注药管13、保护套7、转盘式注药开关8和加热壶9从透明连接管4上拆除,从而简化了一次性注药后病患呼吸管路的恢复过程。
[0024]具体给药操作时,首先关闭转盘式给药开关3和转盘式注药开关8,对注药口11进行消毒后,通过注药口11将所需药液注入到加热壶9中,操作控制屏对加热壶9内药液进行规定温度的加热并开启内壁灯12,轻轻上、下转动加热壶9,使壶内药液均匀;接着,开启转盘式注药开关8和排气管5,拎起注药管13,使加热壶9处于垂直状态,利用注射器推注空气,使加热壶9内药液进入并到达注药管13尖端处,关闭排气管5;接着,开启转盘式给药开关3,操作注药管13的固定端,利用保护套7的伸缩性,使注药管13的活动端穿过透明连接管4和转盘式给药开关3以及T型管1插入到病患的气管插管中,根据插管深度使注药管13到达病患下部气管处,将药液缓缓注入,操作中,内壁灯12可明显照亮注药管13,并随时观察到注药管13内药液的注入过程,避免了空气被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透明状的T型管和一个给药机构;所述透明状的T型管侧壁上设有一个呼吸管连接端口;所述给药机构包括转盘式给药开关、带有卡扣的透明连接管、透明支撑管、注药管、保护套、转盘式注药开关和加热壶;所述转盘式给药开关的出、入口分别与T型管入口和透明连接管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透明连接管上设有排气管;所述透明支撑管卡持在透明连接管上;所述转盘式注药开关的出、入口分别与注药管一端和加热壶出口固定连通;所述注药管另一端位于透明支撑管内并支撑在透明支撑管中;所述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莎莎门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