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12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消音装置,属于消音器技术领域。目的是对发动机产生的噪声进行处理降噪,减少噪声污染。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消音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将外壳体内分为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第三消音室、第四消音室、第五消音室和第六消音室,位于第三消音室的外壳体上设有进气口,位于第六消音室的外壳上设有排气口。位于第六消音室的外壳上设有排气口。位于第六消音室的外壳上设有排气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音装置
,涉及一种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一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声强是很大的声音,直接从发动机机体及其主要附件向空间传出的声音,都属于发动机噪声。噪声是工业社会带来的副产品,它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起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公害。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与其他两个公害相比,噪声的影响面最广,感觉最直接,人们反映也最多。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1、目前用于发动机上的消音装置,结构简单的消音效果差,结构复杂的虽然能够确保消音效果,但存在体积大、重量高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5]2、噪声包括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对发动机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时需要对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同时进行降噪处理,满足降噪需求;
[0006]3、现有的消音装置大多都只通过单独的外部固定件进行消音装置的固定,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装置,用于对发动机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噪声污染。
[0008]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消音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将外壳体内分为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第三消音室、第四消音室、第五消音室和第六消音室,位于第三消音室的外壳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隔板上,第一通气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三隔板上,位于第三消音室内的第一通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位于第二消音室内的第一通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多根用于连通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的第二通气管,所述外壳体内至少设有一根依次贯穿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用于连通第四消音室和第一消音室的第三通气管,所述第四隔板上设有第四通气管,所述第四通气管的一端安装在第三隔板上,第四通气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五隔板上,位于第四消音室内的第四通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位于第五消音室内的第四通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五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三排气孔,位于第六消音室的外壳上设有排气口。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进气口上,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槽。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至少一根固
定柱,位于第三消音室的外壳体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每根固定柱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机构上,每根固定柱的另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内。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位于第三消音室内的第一通气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每根固定柱依次穿过一个第二安装孔和一个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与第一通气管配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五消音室的外壳体内壁与位于第五消音室的第四通气管外壁之间设有吸声过滤机构。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壳盖、壳身和下壳盖,所述壳身的一端与上壳盖连接,所述壳身的另一端与下壳盖连接,所述进气口位于壳身的外侧壁上,所述排气口位于下壳盖上。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位于外壳体外一端的管口端面为斜面,每根第二通气管两端的管口端面均为斜面,每根位于第二消音室内的第二通气管的管口端面均朝向外壳体轴心线,每根位于第一消音室内的第二通气管的管口端面均朝向外壳体内侧壁。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消音室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沿面与外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槽,每根位于第二消音室内的第二通气管均安装在第一固定槽内,每根位于第二消音室内的第三通气管均安装在第二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板中部设有让位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孔位于远离第三通气管进入第四消音室的一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第三排气孔在第五隔板上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第四隔板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三进气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9]a)本专利技术采用外壳体内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将外壳体内分为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第三消音室、第四消音室、第五消音室和第六消音室的设置,对噪声进行多级降噪处理,在有限空间内最大化地进行降噪消声;采用在第三消音室的外壳体上设有进气口,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通气管,在第三消音室内的第一通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位于第二消音室内的第一通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第一隔板上设有多根用于连通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的第二通气管,外壳体内至少设有一根依次贯穿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用于连通第四消音室和第一消音室的第三通气管,第四隔板上设有第四通气管,第四通气管的一端安装在第三隔板上,第四通气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五隔板上,位于第四消音室内的第四通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位于第五消音室内的第四通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第五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三排气孔,位于第六消音室的外壳上设有排气口的设置,使得气流从进气口进入第三消音室中,之后气流从第一通气管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进气孔中进入到第一通气管中,该过程是先将气流分散后再汇合的过程,气流从不同位置的第一进气孔进入到第一通气管中,进入的路径不同,进入的先后顺序不同,在进入时还会相互碰撞,使得噪声的波长相互抵消,从而起到一定的消音作用,进入到第一通气管中的气流从第一排气孔中排出进入到第二消音室中,该过程也是通过将气流先分散再汇合实现噪声的降噪处理,气流从不同位
置的第一排气孔中分散排出,然后从各个方向进入到第二消音室中,在第二消音室中经过碰撞后再汇合,汇合后的气流通过多根不同的第二通气管分散进入到第一消音室中,在第一消音室中再次汇合,在第一消音室中汇合后的气流通过第三通气管进入到第四消音室中,然后通过第四消音室内设置的第二进气孔进入到第四通气管中,通过气流先分散再汇合的处理方式进行消声降噪,再通过第四通气管的第二排气孔排出到第五消音室中,排出时也是将气流分散后再汇合,最后通过第五隔板上的第三排气孔将气流分散排到第六消音室中,在第六消音室中汇合后通过排气口排出,本装置主要采用了将气流分散后再汇合,在该过程中使气流发生碰撞,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延长并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隔板(200)、第二隔板(300)、第三隔板(400)、第四隔板(500)和第五隔板(600)将外壳体内分为第一消音室(110)、第二消音室(120)、第三消音室(130)、第四消音室(140)、第五消音室(150)和第六消音室(160),位于第三消音室(130)的外壳体上设有进气口(131),所述第二隔板(300)上设有第一通气管(310),所述第一通气管(31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隔板(200)上,第一通气管(310)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三隔板(400)上,位于第三消音室(130)内的第一通气管(310)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311),位于第二消音室(120)内的第一通气管(310)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312),所述第一隔板(200)上设有多根用于连通第一消音室(110)和第二消音室(120)的第二通气管(210),所述外壳体内至少设有一根依次贯穿第三隔板(400)、第二隔板(300)和第一隔板(200)用于连通第四消音室(140)和第一消音室(110)的第三通气管(700),所述第四隔板(500)上设有第四通气管(510),所述第四通气管(510)的一端安装在第三隔板(400)上,第四通气管(510)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五隔板(600)上,位于第四消音室(140)内的第四通气管(510)上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511),位于第五消音室(150)内的第四通气管(510)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512),所述第五隔板(600)上设有多个第三排气孔(610),位于第六消音室(160)的外壳上设有排气口(1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机构(800),所述固定机构(800)设置在进气口(131)上,所述固定机构(800)上设有与进气口(131)连通的进气通槽(8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00)上设有至少一根固定柱(820),位于第三消音室(130)的外壳体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32),每根固定柱(820)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机构(800)上,每根固定柱(820)的另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3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智梁虎叶祖峰谭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灵动航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