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鹰专利>正文

车辆转向机构及田间作业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98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及田间作业车辆,涉及车辆构件领域,转向机构包括车架、前驱动轮组件、后驱动轮组件和轮体支架,还包括转向连杆组件、前转向传动组件、后转向传动组件和转向驱动组件;前转向传动组件可以牵引两个位于车架前侧的转向拉杆带动前侧的两个前驱动轮组件同步转向;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的优点,旋转运动的转向连杆组件相较于传统汽车带转向横拉杆的转向梯形机构,能更加精准的拟合和左右两个前驱动轮组件的转交,使两个前驱动轮组件在不同转弯角度下都能与两个后驱动轮组件沿着同一转向中心转向,同时该机构没有转向横拉杆,也有利于原地调头模式下机构的布置。构的布置。构的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转向机构及田间作业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及田间作业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农业正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多样化、精细化发展。田间植保巡查除草作业的无人化和自动化,也将成为发展趋势。
[0003]利用无人驾驶的田间自动化作业车辆,可以实现从播种到发芽统计、长势调查、除草打药、病虫害调查、历史数据分析等作业的全程自动化无人化,将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的季节性不足;同时对提高作业质量,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减少除草剂等药物对人体和自然环境的伤害,提高作业质量等意义重大。
[0004]现有的田间自动化作业车辆,通常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齿轮箱带动车轮转向,用4组伺服电机分别控制4个车轮,通过软件计算,控制车轮的旋转方向;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4个车轮的转角,实现所需的转弯掉头方式,缺点是,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都非常复杂,成本较高,且付出的结构重量也比较大;伺服控制的转向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也无法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人为驾驶,跛行返回,对于实际田间作业,应用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及田间作业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转向系统结构复杂、重量大,不易于实用的技术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包括车架、前驱动轮组件、后驱动轮组件和轮体支架,所述前驱动轮组件和所述后驱动轮组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轮体支架连接;还包括:r/>[0007]转向连杆组件、前转向传动组件、后转向传动组件和转向驱动组件;
[0008]所述转向连杆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车架两侧的转向臂和转向拉杆,所述转向臂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轮体支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转向臂连接,并且,位于车架前侧的所述转向拉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转向臂的另一端和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之间,位于所述车架后侧的所述转向拉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转向臂的另一端和所述后转向传动组件之间;
[0009]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和所述后转向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转向驱动组件与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带动两个所述前驱动轮组件转向。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机构和转向摆杆,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向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转向摆杆的前端连接,所述转向摆杆的后端分别通过铰链与两个对应的所述转向拉杆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摆杆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后端,所述转向臂位于与车架连接的铰链的旋转轴的前端,所述转向拉杆连接转向摆杆的位置位于所述转向拉杆连接所述转向
臂的位置的后端。
[0012]进一步地,转向行驶过程中:
[0013]两个前驱动轮组件的轮心轴延长线的交点处于两个后驱动轮组件的轮心轴延长线上,使得两个前驱动轮组件与两个后驱动轮组件能够沿着同一旋转中心转向。
[001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采用涡轮涡杆传动结构。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前承载支架和后承载支架,所述前承载支架用于装配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所述后承载支架用于装配所述所述后转向传动组件。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掉头执行机构,所述掉头执行机构包括掉头传动组件、掉头驱动组件、前丝杠传动组件和后丝杠传动组件;
[0017]所述车架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前承载支架和后承载支架分别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0018]所述掉头传动组件的前端通过所述前丝杠传动组件与所述前承载支架连接,所述掉头传动组件的后端通过所述后丝杠传动组件与所述后承载支架连接,所述掉头驱动组件与所述掉头传动组件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掉头传动组件分别带动所述前丝杠传动组件和后丝杠传动组件转动,进而使所述前承载支架和后承载支架沿着所述直线导轨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
[0019]进一步地,所述前丝杠传动组件包括前轮丝杠及与前轮丝杠螺接的第一螺母,所述前轮丝杠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安装与所述车架中部,所述前轮丝杠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母与所述前承载支架连接;
[0020]所述后丝杠传动组件包括后轮丝杠及与后轮丝杠螺接的第二螺母,所述后轮丝杠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座安装与所述车架中部,所述后轮丝杠的另一端通过第后螺母与所述后承载支架连接。
[0021]进一步地,原地转向或原地掉头时,两个前驱动轮组件和两个后驱动轮组件分别旋转至轮心轴相交于车架的中心。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田间作业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转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辆转向机构上的控制模块、自动驾驶模块、导航定位模块、北斗天线、电池组件和执行机构;
[0023]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自动驾驶模块、导航定位模块、北斗天线、电池组件和执行机构电连接。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车辆转向机构及及田间作业车辆,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有:
[0025]转向连杆组件包括位于车架两侧的转向臂和转向拉杆,转向臂的一端与车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轮体支架分别与对应的转向臂连接,转向臂相对车架转动时能够带动轮体支架同步转动,并且,位于车架前侧的转向拉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在转向臂的另一端和前转向传动组件之间,位于车架后侧的转向拉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在转向臂的另一端和后转向传动组件之间;前转向传动组件和后转向传动组件设置在车架上,转向驱动组件与前转向传动组件连接,转向驱动组件用于驱使前转向传动组件带动两个转向拉杆移动,进而带动转向臂及前驱动轮组件同步实现转向。
[0026]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前转向传动组件可以牵引两个位于车架前侧的转向拉杆带动
前侧的两个前驱动轮组件同步转向;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的优点,旋转运动的转向连杆组件相较于传统汽车带转向横拉杆的转向梯形机构,能更加精准的拟合和左右两个前驱动轮组件的转交,使两个前驱动轮组件在不同转弯角度下都能与两个后驱动轮组件沿着同一转向中心转向,同时该机构没有转向横拉杆,也有利于原地调头模式下机构的布置。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转向机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转向机构处于行驶转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转向机构处于原地转向或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包括车架、前驱动轮组件、后驱动轮组件和轮体支架,所述前驱动轮组件和所述后驱动轮组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轮体支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连杆组件、前转向传动组件、后转向传动组件和转向驱动组件;所述转向连杆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车架两侧的转向臂和转向拉杆,所述转向臂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轮体支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转向臂连接,并且,位于车架前侧的所述转向拉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转向臂的另一端和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之间,位于所述车架后侧的所述转向拉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转向臂的另一端和所述后转向传动组件之间;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和所述后转向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转向驱动组件与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带动两个所述前驱动轮组件转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机构和转向摆杆,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向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转向摆杆的前端连接,所述转向摆杆的后端分别通过铰链与两个对应的所述转向拉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摆杆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后端,所述转向臂位于与车架连接的铰链的旋转轴的前端,所述转向拉杆连接转向摆杆的位置位于所述转向拉杆连接所述转向臂的位置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向行驶过程中:两个前驱动轮组件的轮心轴延长线的交点处于两个后驱动轮组件的轮心轴延长线上,使得两个前驱动轮组件与两个后驱动轮组件能够沿着同一旋转中心转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采用涡轮涡杆传动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鹰
申请(专利权)人:熊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