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取焊接材料非线性混合硬化模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力学
,特别涉及一种获取焊接材料非线性混合硬化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先进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是一种碳排放量低、发电效率高、产物污染小的燃煤发电技术。由于工作温度、压力条件苛刻,对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抗腐蚀性能以及高温蠕变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将影响先进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部件(如主管道、高温转子)的服役性能,全面评价关键部件焊接残余应力对关键部件焊接结构设计、工艺优化以及服役性能评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0003]采用科学的焊接数值模拟技术和少量的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模式从“理论—试验—生产”转变为“理论—计算机模拟—生产”,是当今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为新产品设计、工艺制定及优化、结构安全性评估以及失效分析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不仅节约大量试验所需人力物力,而且提高焊接热加工的科学水平。但是,在焊接数值模拟中,传统的等向硬化模型和随动硬化模型无法准确地预测焊接过程材料的热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从而导致预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焊接材料非线性混合硬化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焊接材料进行等温多级循环拉压试验,获取所述焊接材料在设定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S2、提取每次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分别计算每次循环的拉伸阶段的屈服强度σ
yn
、最大拉应力σ
Fmaxn
和压缩阶段的屈服强度σ
Rn
,将所有次循环的拉伸阶段的屈服强度σ
yn
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焊接材料的拉伸阶段的屈服强度σ
y
,将所有次循环的最大拉应力σ
Fmaxn
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焊接材料的最大拉应力σ
Fmax
,将所有次循环的压缩阶段的屈服强度σ
Rn
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焊接材料的压缩阶段的屈服强度σ
R
,其中,所述等温多级循环拉压试验的级数≥2,每一级的循环次数n≥2;S3、根据公式计算内应力<σ>,根据公式计算随动硬化模型比例P
Kin
,根据公式P
Iso
=1
‑
P
Kin
计算等向硬化模型比例P
Iso
;S4、采用第一次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数据拟合A
‑
F非线性随动硬化模型,确定A
‑
F非线性随动硬化模型的模型参数;S5、将P
Kin
X+P
Iso
Y作为所述焊接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济进,付立铭,袁勇,尹宏飞,单爱党,谷月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