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80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控硅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包括导热板主体以及可控硅本体,所述导热板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片、导热块、第一隔热板以及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安装在导热块的下端,所述第二隔热板的下端设有散热扇,所述导热块上设有第三散热片以及限位槽,所述第三散热片位于导热块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位于导热块的顶端,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箱上设有液体泵,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设有回水管,在本结构中,通过设有的散热扇以及冷却箱,能使本结构同时进行风力散热以及水冷散热,从而来提高可控硅本体的散热效果。的散热效果。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可控硅散热
,具体为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可控硅是一种常用的大功率开关元件,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可控硅可以可靠地工作,其需要配置散热装置。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6402617U”专利名称为“一种可控硅散热器”的专利,专利公开了“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硅散热器,包括圆柱形器体、2个圆柱外把。所述圆柱形器体的表面包括有与可控硅相匹配的内心凹槽,所述内心凹槽的直径与可控硅接触面的外部直径相同。所述内心凹槽、所述器体在某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呈2个同心圆。所述内心凹槽圆心处包括有一顶针。所述内心凹槽相对所述器体下凹0.4?0.7mm。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可控硅散热器,在对可控硅定位时,通过所述内心凹槽、顶针达到定位的目的。采用中间整体下沉0.4?0.7mm形成与可控硅硅型散热面直径相配合的内心凹槽,由于有所述内心凹槽,所述顶针不易磨损,安装或维修时只要将可控硅放入到所述内心凹槽内即能保证中心定位准确减少校准定位时间,提高了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0004]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散热结构太过简单,散热效果差,可控硅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容易使可控硅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包括导热板主体以及可控硅本体,所述导热板主体位于可控硅本体的顶端,所述导热板主体的底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可控硅本体之间设有安装螺栓,所述导热板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片、导热块、第一隔热板以及第二隔热板,所述导热块以及第一散热片均安装在导热板主体的两侧,且所述导热块位于第一散热片的上方,所述第二隔热板安装在导热块的下端,所述第二隔热板的下端设有散热扇,所述导热块上设有第三散热片以及限位槽,所述第三散热片位于导热块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位于导热块的顶端,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冷却管,所述第一隔热板安装在导热板主体的顶端,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两侧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安装在导热板主体的上端,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上端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上设有液体泵,所述液体泵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却箱,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冷却箱之间设有固定螺栓。
[0009]为了使冷却管在限位槽内更加牢固,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冷却管的外壁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
[0010]为了提高导热板主体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冷却管为十字结构。
[0011]为了提高本结构的实用性,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进水管以及回水管均为胶管,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冷却箱的下端。
[0012]为了提高第一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第一散热片上设有通孔。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所述第二隔热板安装在导热块的下端,所述第二隔热板的下端设有散热扇,所述导热块上设有第三散热片以及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箱上设有液体泵,所述液体泵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却管,在本结构中,通过设有的散热扇以及冷却箱,能使本结构同时进行风力散热以及水冷散热,从而来提高可控硅本体的散热效果,通过设有的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以及第三散热片能提高导热板主体的热量传递效果,所述冷却管为十字结构,在这里,十字结构的冷却管能提高冷却管与导热块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本结构的水冷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导热板主体;2、可控硅本体;3、安装板;4、安装螺栓;5、第一散热片;6、通孔;7、冷却箱;8、液体泵;9、进水管;10、第二散热片;11、冷却管;12、第一隔热板;13、导热块;14、第三散热片;15、第二隔热板;16、散热扇;17、卡块;18、回水管;19、固定座;20、固定螺栓;2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的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包括导热板主体1以及可控硅本体2,所述导热板主体1位于可控硅本体2的顶端,所述导热板主体1的底端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与可控硅本体2之间设有安装螺栓4,所述导热板主体1上设有第一散热片5、导热块13、第一隔热板12以及第二隔热板15,所述导热块13以及第一散热片5均安装在导热板主体1的两侧,且所述导热块13位于第一散热片5的上方,所述第二隔热板15安装在导热块13的下端,所述第二隔热板15的下端设有散热扇16,所述导热块13上设有第三散热片14以及限位槽21,所述第三散热片14位于导热块13的一侧,所述限位槽21位于导热块13的顶端,所述限位槽21内设有冷却管11,所述第一隔热板12安装在导热板主体1的顶端,所述第一隔热板12的两侧设有第二散热片10,所述第二散热片10安装在导热板主体1的上端,所
述第一隔热板12的上端设有冷却箱7,所述冷却箱7上设有液体泵8,所述液体泵8上设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冷却管11,所述冷却管11的另一端设有回水管18,所述回水管18的另一端连接冷却箱7,所述回水管18的另一端设有固定座19,所述固定座19与冷却箱7之间设有固定螺栓20。
[0022]为了使冷却管11在限位槽21内更加牢固,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限位槽21的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冷却管11的外壁上设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与卡槽相互配合,在这里,卡块17就是一个弹性块,通过卡块17与卡槽的相互配合,能使冷却管11稳定的安装在限位槽21内。
[0023]为了提高导热板主体1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冷却管11为十字结构,在这里,十字结构的冷却管11能提高冷却管11与导热块13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本结构的水冷散热效果。
[0024]为了提高本结构的实用性,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进水管9以及回水管18均为胶管,所述第一隔热板12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板主体(1)以及可控硅本体(2),所述导热板主体(1)位于可控硅本体(2)的顶端,所述导热板主体(1)的底端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与可控硅本体(2)之间设有安装螺栓(4),所述导热板主体(1)上设有第一散热片(5)、导热块(13)、第一隔热板(12)以及第二隔热板(15),所述导热块(13)以及第一散热片(5)均安装在导热板主体(1)的两侧,且所述导热块(13)位于第一散热片(5)的上方,所述第二隔热板(15)安装在导热块(13)的下端,所述第二隔热板(15)的下端设有散热扇(16),所述导热块(13)上设有第三散热片(14)以及限位槽(21),所述第三散热片(14)位于导热块(13)的一侧,所述限位槽(21)位于导热块(13)的顶端,所述限位槽(21)内设有冷却管(11),所述第一隔热板(12)安装在导热板主体(1)的顶端,所述第一隔热板(12)的两侧设有第二散热片(10),所述第二散热片(10)安装在导热板主体(1)的上端,所述第一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可控硅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