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鸣樟专利>正文

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以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73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5
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以及其使用方法,该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装设在机架上并用于放置圆弧工件的钻孔平台以及对钻孔平台上的圆弧工件进行打孔作业的钻孔装置;所述钻孔平台包括用于放置圆弧工件的模具工位、带动模具工位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带动模具工位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采用钻孔平台结合第一、第二驱动装置的设计,可实现曲面结构的圆弧工件(如紫砂壶的壶嘴网孔件等)自动化打孔作业,改变了传统圆弧工件的钻孔模式,使得对圆弧工件进行钻孔作业的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而且打出的孔均匀度和精准度高。本加工设备工作人员操作方便,通过控制器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用性强,可实现圆弧工件规模化打孔生产作业,便于广泛推广使用。便于广泛推广使用。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以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打孔
,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以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平面工件打孔加工时,为了保证打孔加工要求,在平面工件上找到对应的位置点,确定其在这个平面上的位置,使待加工的平面工件在打孔加工的过程中不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位置改变,方可进行打孔作业。但是现有圆弧工件(如紫砂壶的壶嘴网孔件等)需要在其表面进行打孔作业时,现有圆弧工件打孔方法是采用手工在圆弧工件上逐个进行挖孔作业,也有的采用手枪钻在圆弧工件上逐个进行钻孔作业,由于圆弧工件是曲面结构,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比较困难,打出的孔精度不高,很容易出现打滑,打出来的孔位置容易出现偏斜的情况,而且打孔效率极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以及其使用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圆弧工件的打孔方法不理想,打孔效率低而且打孔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装设在机架上并用于放置圆弧工件的钻孔平台以及对钻孔平台上的圆弧工件进行打孔作业的钻孔装置;所述钻孔平台包括用于放置圆弧工件的模具工位、带动模具工位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带动模具工位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
[0005]进一步地说,所述钻孔平台包括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以及水平地架设在左、右支撑座之间并可前后摆动的条形平台,该条形平台的顶面装设有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模具工位,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条形平台底部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左、右支撑座的侧壁上。
[0006]进一步地说,所述条形平台包括条形平台本体以及连接在条形平台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并且向上凸起的联动挡块,该联动挡块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轴孔,所述条形平台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装设在轴孔上与左、右支撑座可摆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说,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还包括用于待加工的圆弧工件放置的供料台以及加工后的圆弧工件摆放的出料台,该供料台和出料台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左、右侧。
[0008]进一步地说,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装设在机架上的机头基座、可在机头基座上升降移动的水平背板以及依次间隔布置地位于多个模具工位正上方的多个钻孔机头。
[0009]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带动模具工位自转的旋转电机。
[0010]进一步地说,所述模具工位呈T字造型,并且该模具工位的顶部设有用于锁固模具的锁固孔,所述模具通过螺丝穿插在锁固孔中固定在模具工位上。
[0011]进一步地说,所述钻孔平台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长条基座以及沿长条基座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独立单元平台,每个独立单元平台包括可左右摆动的支撑座,每个支撑座顶面上设有模具工位,每个支撑座底部设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每个模具工位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起旋转动作;所述支撑座的后端部通过一传动轴可左右摆动地装设在长条基座上,并且通过一个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其可左右摆动动作。
[0012]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装配,选择一款模具通过锁固件固定在钻孔平台的模具工位上; 2)圆弧工件摆放,工人将多个圆弧工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模具上;3)顶部打孔操作,启动钻孔装置,通过钻孔装置的多个钻孔机头向下移动并且分别对其正下方的多个圆弧工件顶部进行钻孔作业,使得多个圆弧工件的顶部完成打孔后,多个钻孔机头上升回位;4)确定一圈操作面打孔,启动第一驱动装置,将模具工位摆动预先设定好的一个角度后暂停,然后再启动钻孔装置对多个圆弧工件进行钻孔作业,等钻孔完成后,启动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模具工位同步旋转预先设定好的一个角度,该角度为360
°
等分角度,然后再启动钻孔装置对多个圆弧工件进行再次钻孔作业,依次类推直到完成360
°
等分角度都钻孔完成,即第一圈操作面打孔完成;5)确定下一圈操作面打孔:启动第一驱动装置,将模具工位摆动下一个预先设定好的角度后暂停,然后再次进行上述第四步骤操作,直到第二圈操作面打孔完成,然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装置,将模具工位摆动下一个预先设定好的角度后暂停,确定下一个圈操作面,重复上述第四步骤操作,直到所有圈操作面完成后,即圆弧工件打孔作业完成;6)圆弧工件取下,然后工人将多个模具上的多个圆弧工件取下收集存放,然后再进行下一批多个圆弧工件的摆放工作。
[0013]进一步地说,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包括步骤7)更换模具,倘若需要加工另一款式的圆弧工件时,可将之前模具通过工具取下,然后再将另一款式的圆弧工件对应的模具将设在模具工位上即可。
[0014]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加工设备结构设计理想并巧妙,采用钻孔平台结合第一、第二驱动装置的设计,可实现曲面结构的圆弧工件(如紫砂壶的壶嘴网孔件等)自动化打孔作业,改变了传统圆弧工件的钻孔模式(即采用手工或手枪钻在圆弧工件上逐个进行钻孔作业),打孔体量大,使得对圆弧工件进行钻孔作业的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而且打出的孔均匀度和精准度高。本加工设备工作人员操作方便,通过控制器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用性强,可实现圆弧工件规模化打孔生产作业,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沿A

A方向剖视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沿B

B方向剖视图。
[0020]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一个模具和一个圆弧工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其中模具盖处于分离状态。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一个模具和一个圆弧工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其中部分构件被剖视。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一个模具和一个圆弧工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其中模具盖处于组合状态。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款模具和一个圆弧工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款模具和另一款圆弧工件之间配合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多个加工设备组合使用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款加工设备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款钻孔平台和钻孔装置之间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款钻孔平台和钻孔装置之间配合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0030]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款钻孔平台和钻孔装置之间配合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一参考附图1、图2、图4和图7。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装设在机架1上并用于放置圆弧工件2的钻孔平台3以及对钻孔平台3上的圆弧工件2进行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装设在机架上并用于放置圆弧工件的钻孔平台以及对钻孔平台上的圆弧工件进行打孔作业的钻孔装置;所述钻孔平台包括用于放置圆弧工件的模具工位、带动模具工位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带动模具工位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平台包括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以及水平地架设在左、右支撑座之间并可前后摆动的条形平台,该条形平台的顶面装设有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模具工位,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条形平台底部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左、右支撑座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平台包括条形平台本体以及连接在条形平台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并且向上凸起的联动挡块,该联动挡块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轴孔,所述条形平台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装设在轴孔上与左、右支撑座可摆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待加工的圆弧工件放置的供料台以及加工后的圆弧工件摆放的出料台,该供料台和出料台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左、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装设在机架上的机头基座、可在机头基座上升降移动的水平背板以及依次间隔布置地位于多个模具工位正上方的多个钻孔机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带动模具工位自转的旋转电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工位呈T字造型,并且该模具工位的顶部设有用于锁固模具的锁固孔,所述模具通过螺丝穿插在锁固孔中固定在模具工位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工件打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平台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长条基座以及沿长条基座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独立单元平台,每个独立单元平台包括可左右摆动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起堂陈颖桢罗鸣樟
申请(专利权)人:罗鸣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