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72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罐和设置在回流罐底部的冷却机构,回流罐包括外罐,外罐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卡环,外罐内部设置有内衬,外罐底部开设有环状槽,环状槽内部注入有导热油,冷却机构包括密封盘,密封盘顶部设置有冷介质盘管,冷介质盘管呈螺旋状设置在环状槽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外界冷热介质流体与冷介质盘管连接,将冷介质流体导入冷介质盘管中对导热油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对外罐的降温效果,混合气体通过进料管通入回流罐内部,使得混合气体可内衬内部进行冷凝,进而采用内衬设置,避免设备被冷凝后的酸液腐蚀,将冷凝的设备与回流罐相结合,两组功能设备集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衬的材质主要是聚四氟乙烯,聚氦酯类物料,该物料可以有效隔离搅拌物料和釜体金属部件的接触,防止物料腐蚀金属,也可以避免因摩擦而产生的金属碎屑污染物料,在针对氯甲烷合成生产中,器过程中所生成的混合气体经反应冷凝器冷凝后,液相进入反应回流罐,此液相含约20%左右的酸,此时的温度约60℃,腐蚀性很大,对设备的要求也很高。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传统的针对混合气体冷凝后的回流,一般采用搪瓷反应回流罐,用以应对酸性液体,但是传统的搪瓷反应回流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破损的情况,并且针对混合气体的生产,需要外接冷凝设备,之后将冷凝后的液体导入回流罐中,增加了装置整体的组装难度。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罐和设置在回流罐底部的冷却机构,所述回流罐包括外罐,所述外罐内部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罐(1)和设置在回流罐(1)底部的冷却机构,所述回流罐(1)包括外罐(2),所述外罐(2)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卡环(3),所述外罐(2)内部设置有内衬(4),所述内衬(4)底部与支撑卡环(3)抵接且所述内衬(4)外侧壁与外罐(2)内侧壁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外罐(2)底部开设有环状槽(5),所述环状槽(5)内部注入有导热油;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密封盘(6),所述密封盘(6)顶部设置有冷介质盘管(7),所述冷介质盘管(7)呈螺旋状设置在环状槽(5)内部,所述冷介质盘管(7)两端均贯穿外罐(2)并延伸至外罐(2)外侧,所述导热油浸没冷介质盘管(7),所述密封盘(6)底部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上固定设置有下垫片(9),所述下垫片(9)嵌设至支撑卡环(3)内侧并与内衬(4)抵接,所述底座(8)通过多个螺栓与外罐(2)底部连接,所述底座(8)底部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4)外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定位条(10),多个所述定位条(10)沿内衬(4)中心线等距均匀设置,所述外罐(2)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条(10)相匹配的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的位置与定位条(10)相对应,所述定位条(10)嵌设在定位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2)顶部设置有盖体(12),所述盖体(12)上开设有通槽(13),所述通槽(13)内部设置有调节柱(14),所述调节柱(14)与盖体(12)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衬反应回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文辉江鹏马燕吴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