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69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包括培养桶,培养桶内设置有培养基质和浇灌组件;培养桶包括桶身,桶身的底端固接有底板,底板为锥形且较小端位于桶身内,底板的较小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过滤件;培养基质包括第一培养层,第一培养层铺设于桶身内且第一培养层的顶端高于通孔,第一培养层顶端铺设有第二培养层;浇灌组件包括周向等间隔设置在第二培养层内的灌溉器,灌溉器的顶端伸出桶身,灌溉器的底端伸入第一培养层内,灌溉器的底端低于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不扰动辣椒生长的同时获得辣椒根际土和根际分泌物,在可控条件下,在不同根系位置、不同植物生长期的动态监测分析土培辣椒的根际分泌—吸收的动态过程。土培辣椒的根际分泌—吸收的动态过程。土培辣椒的根际分泌—吸收的动态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中的辣椒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壤的收集采样,特别是涉及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辣椒生长过程中,根系不仅从环境中摄取养分和水分,同时也向生长介质中分泌质子,释放无机离子,溢泌或分泌大量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和根组织脱落物一起统称为根产物(rootproducts),即根分泌物。早在18~19世纪,人们(plenk1795;decandolle,1830)就观察到根系分泌物对邻近植株的促生和抑制作用。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识到根系分泌物与促进植物生长的固氮等的互利关系时,这个领域的研究变得异常活跃,根系分泌物的性质及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等逐渐被人们认识。传统的根际分泌物收集方法是将植物根系取出后用蒸馏水淋洗,将淋洗液作为根际分泌物,整个操作过程中,根系极易受到损伤,与此同时根系本身内含物和腐殖质等杂志会对植物本身根际分泌物造成影响,影响实验结果。
[0003]由于植物的根际分泌物,在不同的根系位置和生长环境存在差异,分泌后进入土壤环境容易受根际环境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目前现有的这些装置与植物实际的根际分泌物收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想要收集辣椒根际分泌物以及根际土,就需要将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区分开来,但实际区分根际与非根际较为困难,因为根系性质存在梯度变化。在一般条件下精确区分根—土界面,采集土壤样品,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因此亟需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以满足工作人员可以在不扰动辣椒生长的同时获得辣椒根际土和根际分泌物,在可控条件下,在不同根系位置、不同生长期的动态监测分析土培辣椒的根际分泌—吸收过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包括培养桶,所述培养桶内设置有培养基质和浇灌组件;
[0006]所述培养桶包括桶身,所述桶身的底端固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为锥形且较小端位于所述桶身内,所述底板的较小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过滤件;
[0007]所述培养基质包括第一培养层,所述第一培养层铺设于所述桶身内且第一培养层的顶端高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培养层顶端铺设有第二培养层;
[0008]所述浇灌组件包括周向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培养层内的灌溉器,所述灌溉器的顶端伸出所述桶身,所述灌溉器的底端伸入所述第一培养层内,所述灌溉器的底端低于所述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桶身的顶端周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周向等间隔
设置有若干光照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桶身的内侧壁上周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控温件,所述桶身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1]优选的,所述灌溉器内设置有渗水件,所述渗水件位于所述灌溉器的底端。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固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开口与所述通孔正对设置,且所述连接件的顶端与所述过滤件抵接,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引导件。
[0013]优选的,所述引导件内盛放有培养液,所述引导件的瓶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过渡件,所述过渡件的盛放腔内铺设有若干引流件,所述引流件与所述过滤件抵接,所述引流件的端部穿过所述过渡件后伸入所述培养液中。
[0014]优选的,所述灌溉器的外侧壁上包覆有保护层。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培养层内种植有辣椒植株,所述辣椒植株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上方,所述辣椒植株的根部伸入所述第一培养层。
[001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固接有支撑部。
[0017]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0018]步骤一:向培养桶内装填第一培养层至第一培养层没过通孔,将若干灌溉器竖直放置于培养桶内,若干灌溉器周向等间隔设置,灌溉器位于通孔与桶身之间,装填第二培养层;
[0019]步骤二:在第二培养层内种植辣椒种子,此时通过通孔向培养桶内提供辣椒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0020]步骤三:当辣椒植株的根系穿过第一培养层且在过滤件的顶面形成水平排根面后,通过灌溉器向培养桶内提供辣椒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不再通过通孔向培养桶内提供辣椒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0021]步骤四:根际土的采集:向空置的容器内填装培养土,并将容器的开口与通孔连通,此时培养土的顶面与过滤件抵接,待到规定收集时间后,取下容器,取容器瓶口处3

5mm深的培养土,以备根际分泌物和根际土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分析;
[0022]根际分泌物的采集:使无菌滤纸的顶面与过滤件抵接,辣椒植株根系所分泌的分泌物被滤纸所吸收,待到规定收集时间后,取出滤纸,再置于离心管中,加入甲醇浸提,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干燥,所获干燥物即为根系分泌物,冻存备用。
[002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土壤栽培条件下辣椒根际分泌—吸收过程的研究,可不扰动辣椒生长的同时获得辣椒根际土和根际分泌物,更能接近自然条件下观察辣椒的根际环境。
[0025]2、本专利技术在保证辣椒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不扰动辣椒根系生长、不破坏辣椒根际环境,避免了传统根际土获取方法造成的辣椒根系损伤流液,影响根际分泌物与根际土的采集。
[0026]3、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可控条件下,在不同生长期动态监测根际分泌物,准确分析土培辣椒的根际分泌—吸收的动态过程。
[0027]本专利技术根据辣椒根部主根不发达,须根发达的特性,将收集根际土以及根际分泌物的通孔设置于桶身的底部,同时在培养初期通过通孔向培养桶内提供辣椒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使辣椒的根部向通孔方向生长,辣椒的根部生长至过滤件上方时,被过滤件阻
挡,在过滤件顶面形成水平排根面;水平排根面位于第一培养层内,第一培养层可以减少第二培养层对辣椒根际分泌物的吸收;在重力的作用下,辣椒根际分泌物会穿过过滤件,第一培养层被过滤件阻隔不会落下;工作人员将无菌滤纸置于过滤件的下方并与过滤件接触,采集辣椒根据分泌物;工作人员将盛放有培养土的容器放置于过滤件下方并使培养土与过滤件接触,采集辣椒根际土;本专利技术将底板设置为锥形,灌溉器的底端插入到第一培养层中,同时灌溉器的底端低于通孔,可以减小营养液对辣椒根际土以及辣椒根际分泌物采集的干扰。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的主视图;
[003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培养桶的俯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桶,所述培养桶内设置有培养基质和浇灌组件;所述培养桶包括桶身(1),所述桶身(1)的底端固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为锥形且较小端位于所述桶身(1)内,所述底板(2)的较小端开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设置有过滤件(12);所述培养基质包括第一培养层(4),所述第一培养层(4)铺设于所述桶身(1)内且第一培养层(4)的顶端高于所述通孔(3),所述第一培养层(4)顶端铺设有第二培养层(5);所述浇灌组件包括周向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培养层(5)内的灌溉器(6),所述灌溉器(6)的顶端伸出所述桶身(1),所述灌溉器(6)的底端伸入所述第一培养层(4)内,所述灌溉器(6)的底端低于所述通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1)的顶端周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周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光照组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1)的内侧壁上周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控温件(8),所述桶身(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所述控温件(8)均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器(6)内设置有渗水件(10),所述渗水件(10)位于所述灌溉器(6)的底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底端固接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的开口与所述通孔(3)正对设置,且所述连接件(11)的顶端与所述过滤件(12)抵接,所述连接件(11)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引导件(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辣椒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3)内盛放有培养液,所述引导件(13)的瓶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过渡件(14),所述过渡件(14)的盛放腔内铺设有若干引流件(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珍明黄冬福曾宪平刘盈盈张家春罗文敏吴先亮牟桂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