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68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包括有底座、设于底座内的锅体、可拆卸安装于锅体的内锅以及加热装置,底座翻转设有翻盖臂,翻盖臂上设有锅盖,底座内设有智能温控装置,智能温控装置与加热装置控制配合;底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对应设有鼓风装置,锅体开设有通孔,内锅与锅体之间形成有流通间隙,锅盖还设有连通于翻盖臂的内腔的出汽通道,翻盖臂设有连通于翻盖臂内腔的排汽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具有低温、有氧烹饪且智能温控的效果,使得烹饪的食材营养丰富、口感较佳。口感较佳。口感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休闲娱乐以及家庭生活越来越混淆,甚至于炒菜做饭,因为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加之现代人从小便一直学习,进而步入社会,有些人从小就未接触过炒菜、做饭之类的家务事情,以至于炒菜做饭成了一件难事,现市面上出现了各式自动炒菜机,使得炒菜更加方便。
[0003]传统的炒菜方式,是采用煤气灶、电磁炉等加热工具对油锅内的油进行加热后加入菜进行翻炒,但是由于烹饪者无法很好地掌控加热温度,使得食用油温度达到200度左右时开始冒烟,温度越高油烟越多,一方面,大量的油烟被人体吸入后有害健康,易致癌;另一方面,当温度超过160
°
时,食物的营养开始慢慢流失。
[0004]此外,由于高温会破坏菜的营养,所以厨师在炒菜过程中会不断颠勺、抛菜,使得菜与氧气充分接触,而传统的自动炒菜机通常为盖着盖子焖炒,而未设置鼓风系统驱使内部气流流通,从而使得炒出的菜肴口感较差、营养流失较大。如公告号为CN2063423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炒菜锅用锅盖安装结构,其内部并未设有温控装置及鼓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具有低温、有氧烹饪且智能温控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包括有底座、设于底座内的锅体、可拆卸安装于锅体的内锅以及加热装置,底座翻转设有翻盖臂,翻盖臂上设有锅盖,底座内设有智能温控装置,智能温控装置与加热装置控制配合;
[0007]底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对应设有鼓风装置,锅体开设有通孔,内锅与锅体之间形成有流通间隙,锅盖还设有连通于翻盖臂的内腔的出汽通道,翻盖臂设有连通于翻盖臂内腔的排汽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炒菜时,将食材和食用油倒入内锅中,向底座翻转翻盖臂使锅盖盖于锅体上,加热装置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智能温控装置可始终将加热温度控制在油的裂解温度以下,如此,在炒菜机炒菜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对低温烹饪,不会产生油烟,也不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此外,在炒菜过程中,鼓风装置启动,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通过进风口鼓向通孔并通入至锅体内,由于内锅与锅体之间形成流通间隙,锅体内的气体即可通入至内锅中,进而对食物进行有氧烹饪,锁住食物营养。食物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可依次通过出汽通道、排汽组件向外界排出。如此,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低温、有氧烹饪且智能温控的效果,使得烹饪的食材营养丰富、口感较佳。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鼓风装置设置为鼓风机,鼓风机的入口对应于进风
口,鼓风机的出口远离进风口。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排汽组件包括盖于翻盖臂的排汽盖,排汽盖设有凸台部,凸台部开设有若干排汽通孔,排汽盖与翻盖臂之间形成有过渡腔,排汽通孔连通于过渡腔,翻盖臂设有连通于过渡腔和翻盖臂内腔的排汽通道。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锅中的水汽和气体通入至翻盖臂的内腔后,水汽和气体经排汽通道通入至过渡腔中,过渡腔内的水汽和气体经排汽盖上的若干排汽通孔排至外部环境中。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凸台部设有防尘盖,防尘盖对应设于排汽通孔的上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盖对应盖于排汽通孔的上方,长期使用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排汽通孔内灰尘累积而造成堵塞,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凸台部设有中部下凹的凹槽,凸台部设有位于凹槽四周的导向斜面,排汽通孔设于导向斜面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斜面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翻盖臂内腔排出的水汽和气体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水汽和气体向四周扩散,防止局部热量集中而对人体造成烫伤。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内锅中设有翻炒装置,内锅的中心设有中空的安装套,安装套内转动设有转轴,翻炒装置包括设于转轴上的翻炒件,翻炒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固定套、设于固定套的翻炒板;底座内设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结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炒菜过程中,驱动结构启动后,带动转轴转动,由于固定套固定安装于转轴,因此固定套随之转动,固定套转动时即可带动翻炒板沿内锅周向运动,翻炒板即可对内锅中的食材不断翻炒,使得食材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减少营养的流失。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加热装置包括设于锅盖的顶部的红外线发热盒,当锅盖盖于所述锅体上时,红外线发热盒对应位于内锅的上方。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在内锅的上方设置红外线发热盒的方式,可实现深层次、渗透性地加热,还可去除异味,加热速度较快,适用于速冻食材。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锅体内的导热板,导热板对内锅的锅底进行加热。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锅体底部设置导热板对内锅的内部进行加热,其与内锅顶部的红外线发热盒相配合,形成上下360
°
立体、包裹式加热,加热更均匀。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底座内还设有接水盒,接水盒对应设置于排汽组件的下方,底座内设有对应位于接水盒上方的下水通道,下水通道连通于翻盖臂的内腔。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烹饪过程中,内部的水汽附着于翻盖臂的内壁上形成水珠,当翻盖臂相对底座翻转打开时,附着于翻盖臂内壁的水珠沿翻盖臂向下流,即可使得多余的水份对应流入至接水盒内。
[002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底座开设有开口、连通于开口的定位缺口,接水盒自开口取放,开口内设有后盖,开口的内侧设有抵挡凸沿,后盖的顶部设有抵紧弹片,当后盖安装于开口内时,后盖与抵挡凸沿相抵配合,抵紧弹片对应伸入于定位缺口且与定位缺口相抵配合。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接水盒隐藏式安装于底座内,不易破损,且美观性较高。当需要将接水盒取出时,可拨动抵紧弹片,使其远离定位缺口,即可将后盖从开口处取下。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采用智能温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且采用鼓风装置对内锅中进行持续鼓风,不仅可使食材与氧气充分接触,保持较高的营养,而且还可及时排出多余的水汽,具有低温、有氧烹饪且智能温控的效果,使得烹饪的食材营养丰富、口感较佳;
[0028]2.采用在凸台部设置导向斜面的方式,可对翻盖臂内腔排出的水汽和气体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水汽和气体向四周扩散,防止局部热量集中而对人体造成烫伤;
[0029]3.加热装置设置为红外线发热盒、导热板的方式,形成上下360
°
立体、包裹式加热,加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包括有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1)内的锅体(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锅体(2)的内锅(3)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底座(1)翻转设有翻盖臂(12),所述翻盖臂(12)上设有锅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智能温控装置,所述智能温控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控制配合;所述底座(1)开设有进风口(15),所述进风口(15)对应设有鼓风装置,所述锅体(2)开设有通孔(22),所述内锅(3)与锅体(2)之间形成有流通间隙(6),所述锅盖(4)还设有连通于所述翻盖臂(12)的内腔的出汽通道(42),所述翻盖臂(12)设有连通于所述翻盖臂(12)内腔的排汽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装置设置为鼓风机(5),所述鼓风机(5)的入口对应于所述进风口(15),所述鼓风机(5)的出口远离所述进风口(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组件(7)包括盖于所述翻盖臂(12)的排汽盖(71),所述排汽盖(71)设有凸台部(711),所述凸台部(711)开设有若干排汽通孔(7111),所述排汽盖(71)与所述翻盖臂(12)之间形成有过渡腔(712),所述排汽通孔(7111)连通于所述过渡腔(712),所述翻盖臂(12)设有连通于所述过渡腔(712)和所述翻盖臂(12)内腔的排汽通道(1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711)设有防尘盖(72),所述防尘盖(72)对应设于所述排汽通孔(7111)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油烟智能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711)设有中部下凹的凹槽,所述凸台部(711)设有位于所述凹槽四周的导向斜面(713),所述排汽通孔(7111)设于所述导向斜面(71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时荣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