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诗东专利>正文

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11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煤气发生炉、第一通气管、过滤箱、第二通气管、余热回收炉、矩形连接板、第一贴合板、第一螺纹杆、第一连接柱、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板、齿轮、齿板、L型连接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过滤网、嵌入板、密封橡胶圈、第二贴合板、插接板、第二螺纹杆、矩形支撑板、第二连接柱、第二复位弹簧、滑动板、L型支撑板和风扇。通过L型支撑板的设置,在整个过滤机构长时间使用之后,工作人员将第二螺纹杆取下之后,通过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带动L型支撑板复位,进而带动插接板向上滑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接板取下,对风扇进行检修,以便于整个过滤机构正常运行。运行。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预热利用领域,尤其是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余热的利用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生产低品质蒸汽供生产和生活所需;二是生产高压蒸汽用来发电。
[0003]现有的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在使用时,煤气发生炉连通的通气管采用固定安装,在通气管长时间使用之后,通气管内部沾附有较多的固体颗粒污染物,进而不便于对通气管内壁进行清洗,且在整个余热利用装置使用时,废气未经过滤直接进入余热回收炉内,进而再次造成余热回收炉内壁沾附较多的固体颗粒污染物,提升预热回收炉的清洗频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在使用之后,不便于对通气管管道内壁进行清洗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气发生炉(1)和过滤机构,所述煤气发生炉(1)顶部与第一通气管(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2)的另一端与过滤箱(3)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箱(3)的另一端与第二通气管(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通气管(4)的另一端与余热回收炉(5)相连通;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15)、第三固定板(16)、过滤网(17)、嵌入板(18)、密封橡胶圈(19)、第二贴合板(20)、插接板(21)、第二螺纹杆(22)、矩形支撑板(23)、第二连接柱(24)、第二复位弹簧(25)、滑动板(26)、L型支撑板(27)和风扇(28),所述第二固定板(15)与过滤箱(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5)侧壁的凹槽插接嵌入板(18),所述嵌入板(18)与第二贴合板(2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发生炉(1)顶部与矩形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矩形连接板(6)内部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9),所述第一连接柱(9)与第一贴合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9)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1)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板(7)与矩形连接板(6)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9)位于矩形连接板(6)凹槽内部分套接第一复位弹簧(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气采暖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连接板(6)凹槽内对称安装齿轮(12),所述齿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东徐铭杰刘翔李锋李伟李志强王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诗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