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背光模组和电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798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和电视机,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芯片、反射片、量子点层、油墨层和荧光粉层;所述发光芯片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背板安装所述发光芯片一侧,所述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背板一侧,所述油墨层设置在反射片朝向所述量子点层一侧,所述荧光粉层设置在反射片朝向所述量子点层一侧;所述荧光粉层的颜色与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颜色为互补色。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紫光背光搭配绿色量子点的绿膜容易出现暗框暗角亮边亮包的视效问题,提高了视效的均匀性。提高了视效的均匀性。提高了视效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点背光模组和电视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视机
,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和电视机。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器的色彩与背光模组联系紧密,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能发光,只有依靠过滤背光模组的光线才能显示出颜色来。色域是液晶显示器画质好坏的一个关键指标,只有背光模组的色域佳,图像的色域才会宽,色彩才会自然。由于量子点具有发光光谱可调、半峰宽窄、发光效率高等特点,从而应用在液晶显示器中可大幅度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色域。
[0003]而基于量子点膜片的实现全色域的方案能够达到110%的色域,目前实现方案有两种,一种是蓝光背光搭配红绿量子点的黄膜,一种是紫光背光搭配绿色量子点的绿膜。第一种方式具体为蓝光发光芯片搭配硒化镉或磷化铟红绿量子点膜实现,但由于该方案中镉元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难以推广;而采用第二种方式则容易出现诸如暗框暗角亮边亮包等问题,影响背光模组视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和电视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紫光背光搭配绿色量子点的绿膜容易出现暗框暗角亮边亮包的视效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芯片、反射片、量子点层、油墨层和荧光粉层;所述发光芯片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背板安装所述发光芯片一侧,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发光芯片间隔设置;所述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背板一侧,所述油墨层设置在反射片朝向所述量子点层一侧,所述荧光粉层设置在反射片朝向所述量子点层一侧;所述荧光粉层的颜色与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颜色为互补色。
[0006]优选地,所述发光芯片为紫光灯条,所述荧光粉层为绿色荧光粉。
[0007]优选地,所述油墨层为灰色油墨。
[0008]优选地,所述量子点膜为钙钛矿量子绿膜。
[0009]优选地,所述荧光粉层包括多个荧光粉单元,所述油墨层包括多个油墨单元,所述荧光粉单元和油墨单元交错设置,并丝印于所述反射片上。
[0010]优选地,所述紫光灯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紫光灯条并排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0011]优选地,所述反射片上设置多个开口供所述紫光灯条穿过。
[0012]优选地,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叠设在所述反射片和所述量子点膜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增光片和扩散片,所述增光片叠设在所述量子点膜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扩散片叠设在所述增光片远离所述量子点膜的一侧。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所述电视机包括显示屏和上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量子点膜、背板、安装在背板上的多个发光芯片、反射片以及设置在反射片上的荧光粉层和油墨层,所述背板与所述反射片叠设,所述量子点膜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荧光粉层的颜色为所述发光芯片的互补色。由于荧光粉的颜色和光源为互补色,因此荧光粉层可以将发光芯片发出的一部分光变为白光,而量子点膜又将发光芯片发出的剩下一部分光变为白光,达到三基色的平衡,而油墨层又可以吸收多余的光强,从而避免出现暗框暗角亮边亮包等问题,使得周围视效达到协调均匀。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电视机的结构示意细化图;
[0020]图4为图1中量子点背光模组中的荧光粉层和油墨层的剖面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电视机35油墨层2显示屏36荧光粉层3量子点背光模组351油墨单元31背板361荧光粉单元32发光芯片37扩散板33反射片38增光片34量子点层39扩散片
[002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纵观全球显示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效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色域一直是衡量显示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以前的45%NTSC(NTSC色域指的是NTSC标准下的颜色的总和)的低色域,到65%NTCS的中色域,到75%

85%NTSC的高色域,再到目前的100%NTSC的全色域,人们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目前市场上,以中色域为主的显示TV已经渐渐往高色域显示过渡,而高端机型更是无高色域不高端。所以,对高色域的追求,不仅满足了高端市场的发展需要,同样推进了显示技术的更新换代。
[0030]目前实现高色域的方式有高色域灯条方案、蓝光芯片搭配量子管方案、量子点膜片方案等。最为常见的是采用高色域灯条方案,此方案是通过蓝光发光芯片搭配氮化物或者氟化物荧光粉,通过蓝光激发氮化物或氟化物进行受激辐射产生红光与绿光,由于氮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发光芯片,安装在所述背板上;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背板安装所述发光芯片一侧,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发光芯片间隔设置;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背板一侧;油墨层,设置在反射片朝向所述量子点层一侧;荧光粉层,设置在反射片朝向所述量子点层一侧;所述荧光粉层的颜色为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颜色的互补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为灰色油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包括至少一紫光灯条,所述荧光粉层为绿色荧光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包括多个紫光灯条,所述多个紫光灯条间隔并排均匀设置在所述背板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上设置多个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梦哲郭黎明刘德柱朋朝明徐军邹文聪陈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