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745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治疗头作用于治疗区域,治疗头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电极组件。第二壳体连接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形成具有敞口的反应仓。电极组件连接在第二壳体上,电极组件的一端伸入到反应仓中,电极组件的另一端朝着第一壳体的一端伸出且连通电源,电极组件通电后可在反应仓和治疗区域产生低温等离子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头,敞口的反应仓中和治疗区域中均具有空气,当电极组件通电后,可将空气电离成低温等离子体,无需外加其他工作气体。低温等离子体可对治疗区域内细菌、病毒等进行消杀防止伤口感染,促进组织液凝固,促进伤口愈合、结痂,可治疗皮肤上的慢性伤口。慢性伤口。慢性伤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

技术介绍

[0002]低温等离子体包含有电子、离子、原子、分子、自由基等各种活性物质,因此广泛应用于材料改性、生物医疗、冶金技术、半导体工业、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
[0003]相关技术中,低温等离子体式治疗头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形式,并需要外加工作气体,在氮气、氦气的环境中工作,使用不便,使用成本高。也有的低温等离子体式治疗头安装复杂,结构强度不足,更换电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所述治疗头的结构小巧、移动方便、无需另加工作气体、装配快速、更换电极组件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外加氮气和氦气等气体时成本高、不方便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组件更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所述治疗头作用于治疗区域,所述治疗头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所述治疗头作用于治疗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头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形成具有敞口的反应仓;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电极组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反应仓中,所述电极组件的另一端朝着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伸出且连通电源,所述电极组件通电后可在所述反应仓和所述治疗区域产生低温等离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和导电连接件,多个所述电极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极,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固定板上成阵列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所述安装孔中连接有一个所述电极;多个所述电极平行布置;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多个过孔,每个所述电极从一个所述过孔中伸出至所述反应仓中,多个所述电极的端部位于同一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个上设有定位柱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怡薛福星张磊单伟杨贝贝陈晓玲丁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