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可充电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54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锂可充电电池,其中防旋转槽与安全排气孔位于盖板下表面的下凹槽一起整体形成,且绝缘板和终端板安置在防旋转槽中,以防止当组装顶盖组件时终端板转动。此外,取代防旋转槽,在盖板的下表面形成抵靠凹陷,且绝缘板和终端板安置在该抵靠凹陷中,以在组装顶盖组件时防止终端板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可充电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可充电电池。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可充电电池,其中防转动槽与安全排气孔(safety vent)在盖板的下表面上的下凹槽整体形成。此外,绝缘板和终端板安置在抗转动槽中,以防止终端板在组装顶盖组件时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锂可充电电池,其中在盖板的下表面上形成静止的凹槽,并在该抵靠凹陷中安置绝缘板和终端板,使得能防止终端板在组装顶盖组件时转动。
技术介绍
最近,已经发展出紧凑和轻重量并具有各种功能的便携无线设备例如摄像机、便携电话和便携计算机。已经积极开展了对用作这些便携无线设备的电源的可充电电池的研究。例如,可充电电池包括Ni-Cd电池、Ni-MH电池、Ni-Zn电池和锂可充电电池。锂可充电电池可以制造成紧凑尺寸的,并具有高工作电压和每单位重量的高能量密度,这使得它们适合用在先进电子
中。图1a是常规锂可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且图1b是包括在常规锂可充电电池中的盖板的示意图。锂可充电电池可以通过在罐110中容纳包括第二电极板113、第一电极板115和分隔件(separator)114的电极组件112和电解质,然后使用顶盖组件120密封罐110的上开口110a而获得。通常,第一电极板115可以是负电极板,且第二电极板113可以是正电极板。顶盖组件120包括盖板140、绝缘板150、终端板160和电极终端130。顶盖组件120容纳在绝缘盒170中并与罐110的上开口110a组装,因此密封罐110。盖板140包括具有相应于罐110的上开口110a的尺寸和形状的金属板制成。盖板140朝向顶盖组件120的顶部设置,具有预定尺寸的第一终端孔141,且电极终端130插入在第一终端孔141中,衬垫管(gasket tube)149在-->电极终端130周围设置,以将电极终端130与盖板140绝缘。安全排气孔146形成在盖板140的一侧,且具有预定尺寸的电解质注入孔142形成在盖板140的另一侧。在顶盖组件120与罐的上开口110a组装后,电解质通过电解质注入孔142注入罐110。然后,电解质注入孔142用塞子143密封。参照图1b,安全排气孔146包括形成在盖板140的上表面的上凹槽148和形成在盖板140的下表面的下凹槽147。当可充电电池的内部压力由于过度充电、过度放电或可充电电池的过热而升高时,安全排气孔146被破坏使得包含在可充电电池中的气体可以通过安全排气孔146排放到外部,因此防止可充电电池的爆炸。安全排气孔146在可充电电池中的位置可以随着可充电电池类型的不同而变化。电极终端130与第一电极板115的第一电极凸片(electrode tab)117或第二电极板113的第二电极凸片116连接,使得电极终端130可以充当负电极终端或正电极终端。绝缘板150可以包括与衬垫管基本相同的绝缘材料,并与盖板140的下表面连接。绝缘板150形成有第二终端孔151,该孔与盖板140的第一终端孔141对准,且电极终端130插入该孔。绝缘板150设置在盖板140的下表面上,具有相应于终端板160的尺寸和形状的抵靠凹陷152,使得终端板160可以抵靠在该抵靠凹槽152中。终端板160包括镍合金,并与绝缘板150的下表面连接。终端板160形成有第三终端孔161,该孔与盖板140的第一终端孔141对准,且电极终端130插入该孔中。由于插入盖板140的第一终端孔141中的电极终端130被衬垫管149与终端板160绝缘,终端板160可以电连接到电极终端130,同时与盖板140电绝缘。为了将电极终端130与盖板140、绝缘板150和终端板160连接,通过向电极终端130施加预定压力和旋转力而将电极终端130插入盖板140的第一终端孔141中。这样,电极终端130分别穿过第一、第二和第三终端孔141、151和161与终端板160连接。这样,当电极终端130插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终端孔141、151和161中时,绝缘板150和终端板160可以关于盖板140的第一终端孔141旋转,所以绝缘板150可能从终端板160偏离。此外,当正电极凸片116与终端板160的下表面连接时,终端板160可以旋转,使得终端板160可能从其初始位置偏离。-->此外,当在顶盖组件120被组装之后将连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引导板(1ead plate)(未示出)与电极终端130连接时,终端板160可以与电极终端130一起旋转,使得终端板160可能被破坏。此外,为了将顶盖组件120与绝缘盒170连接,绝缘板150和终端板160必须关于电极终端130反向旋转,使得它们沿与盖板140相同方向对准。然而,此工艺不仅延长了工艺时间,而且引起由薄金属板制成的终端板160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可充电电池,在该可充电电池中,反向旋转的槽与安全排气孔在盖板的下表面的下凹槽整体形成,且绝缘板和终端板安置在该防旋转槽中,使得当组装顶盖组件时能够防止终端板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锂可充电电池,在该可充电电池中,抵靠凹陷形成在盖板的下表面上,且绝缘板和终端板安置在该抵靠凹陷中,使得当组装顶盖组件时能防止终端板的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一部分从描述中变得清楚,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获知。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可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分隔件以及用于容纳该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的罐。电极组件包括盖板、绝缘板、终端板和电极终端。盖板设置在罐的上开口以密封罐,且包括形成在盖板的第一侧的安全排气孔,以及与安全排气孔位于盖板的第一侧的下表面处的下凹槽整体形成的防旋转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锂可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分隔件以及罐,用于容纳该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电极组件包括盖板、绝缘板、终端板和电极终端。盖板设置在罐的上开口以密封该罐,并包括具有与绝缘板基本相同尺寸的第一抵靠凹陷,使得绝缘板安置在第一抵靠凹陷中。应该理解,上面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范性和说明性的,且旨在提供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合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a是常规锂可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1b是包括在常规锂可充电电池中的盖板的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锂可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3a是图2所示的盖板的仰视图;图3b是沿图3a所示的A-A’线所取的截面图;图4a是图2所示的绝缘板的仰视图;图4b是沿图4a所示的B-B’线所取的截面图;图5a是图2所示的终端板的平面图;图5b是沿图5a所示的C-C’线所取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绝缘板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板的截面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绝缘板的截面图;图9a是包括图3a所示的盖板、图4a所示的绝缘板和图5a所示的终端板的顶盖组件的仰视图;图9b是沿图9a所示的D-D’线所取的截面图;图10是包括图3a所示的盖板、图6所示的绝缘板和图7所示的终端板的顶盖组件的截面图;图11是包括图3a所示的盖板、图8所示的绝缘板和图7所示的终端板的顶盖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分隔件;罐,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和顶盖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罐的上开口处以密封该罐的盖板、绝缘板、终端板和电极终端,其中所述盖板包括形成在盖板第一侧的 安全排气孔和与位于盖板第一侧下表面处的所述安全排气孔的下凹槽整体形成的防旋转槽。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9-24 77227/04;KR 2004-10-28 86893/041、一种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分隔件;罐,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和顶盖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罐的上开口处以密封该罐的盖板、绝缘板、终端板和电极终端,其中所述盖板包括形成在盖板第一侧的安全排气孔和与位于盖板第一侧下表面处的所述安全排气孔的下凹槽整体形成的防旋转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绝缘板包括形成在绝缘板上表面并与所述防旋转槽连接的突起,和形成在绝缘板下表面的抵靠凹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防旋转槽具有长度相当于所述盖板长度的约10%到约40%且宽度相当于所述盖板宽度的至少约40%的矩形形状,且其中绝缘板的突起具有相应于所述防旋转槽的尺寸,并与所述防旋转槽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防旋转槽为约0.1到约0.3mm深。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中通过在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挖槽而一起形成防旋转槽与安全排气孔的下凹槽。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中在形成在绝缘板下表面的抵靠凹陷中设置固定槽,且其中在终端板的上表面形成防旋转突起,使得防旋转突起与固定槽连接。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绝缘板包括形成在绝缘板上表面并与防旋转槽连接的突起,以及形成在绝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在郑湘锡姜信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