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47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有储存柜,所述储存柜顶部设有电源柜,所述电源柜延伸入储存柜内部,所述电源柜顶部固定设有显示柜,所述显示柜的顶部设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所述的一侧与显示柜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升降机构和延伸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三往复丝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三往复丝杆设于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三往复丝杆一端与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体型过大的充电桩进行上下伸缩更利于人们的使用便捷,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减少外部损坏,带来更高的使用体验。带来更高的使用体验。带来更高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电瓶车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所看到的一种新型智能化充电桩,主要是针对直流快充桩的应用,充电桩将最大功率进行自动分配充电功率,达到最佳利用充电桩的效果,现在人们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出行方式也是越来越多样化,电瓶车出行成了大多数人们出行的最佳选择,电瓶车蓄电动能有限,路程较远或是忘记充电时,充电桩就是雪中送炭,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保证。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普通充电桩体型大,占地面积大,在公路两侧不美观,人员很容易意外碰撞,整体全部在外部经历风霜日晒,容易外部损伤,使用寿命降低,且充电桩长期暴露在外部,可能出现漏电现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解决充电桩在路边由于体型过大,造成路人行车出行不便,造成意外碰撞,充电桩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外部损伤严重,使用寿命降低,以及长时间淋雨容易内部进水,造成漏电,使用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有储存柜,储存柜顶部设有电源柜,电源柜延伸入储存柜内部,电源柜顶部固定设有显示柜,显示柜的顶部设有防水组件,壳体内部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三往复丝杆,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三往复丝杆设于壳体内部,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三往复丝杆一端与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三往复丝杆外部均套设有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分别与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三往复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储存柜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延伸机构,延伸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设于壳体内部,第二传动杆两端均与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二传动杆外部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三锥齿轮,第十锥齿轮和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皮带,皮带一侧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内部固定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外部套设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一侧设有第六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第六锥齿轮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往复式杆,第一往复式杆外部设有轴承柱,第一往复式杆与轴承柱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轴承柱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板并与电源柜固定连接。
[0007]轴承柱具有推动电源柜的作用,第二支撑板具有支撑电源柜的作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一锥齿轮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
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
[0009]第一传动杆具有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的作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七锥齿轮一侧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设有扇叶,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壳体并与壳体通过轴承连接。
[0011]第一连接杆具有带动扇叶转动的作用,扇叶具有散热的作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保护壳,所述传动轴两端均与保护壳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均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外部固定设有防渗板。
[0013]防渗板具有防渗的作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两端与蓄水池内壁通过螺桩固定,所述蓄水池一侧固定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外部固定套设有卡条,所述蓄水池一侧固定设有卡扣。
[0015]蓄水池具有蓄水的作用不让水资源浪费。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往复丝杆,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一往复式杆均贯穿保护壳并与保护壳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贯穿保护壳并与保护壳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三往复丝杆,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一往复式杆均贯穿第一支撑板并与第一支撑板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0017]第三往复丝杆,第二往复丝杆和第一往复式杆均贯穿第一支撑板并与第一支撑板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具有带动升降机构和延伸机构的作用。
[0018]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包括防水棚,防水棚底部与显示柜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阶梯式防水棚,所述阶梯式防水棚的一侧与显示柜固定连接。
[0020]当遇到下雨时,雨水会顺着防水棚或梯式防水棚落入蓄水池内部,蓄水池内部安装的过滤网会对雨水进行一成过滤,拦截杂物,雨水在蓄水池内部会顺着波纹管流出,可以把储存的雨水用来浇花,节约了水资源,当不用时可以把波纹管通过卡条,扣在蓄水池外部的卡扣上,对波纹管进行整理。
[0021]阶梯式防水棚外部呈阶梯状,减小了水流落下的速度,缓冲了水流对过滤网的冲击力。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和延伸机构的设计要使用充电桩时,通过往复丝杆带动轴承座和轴承柱上下移动来控制充电桩的升降,把充电桩整体的大结构在不用时,缩在内部节约了空间和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观,另一方面避免了充电桩长期暴露在外部,延长了使用寿命,保护外部损坏的降低;
[0024]2、本技术通过顶部防水棚和壳体外部防渗板的设计使充电桩在梅雨季节也能正常使用,且不会因内部进水,潮湿导致充电桩接触不良,或者出现漏电现象,给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带来意外伤害,体验感下降,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内部安装的散热机构可以对充电桩工作时,进行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桩伸出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8]图4为本技术连接阶梯式防水棚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壳体、2.防水棚、3.第一传动杆、4.电机、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第三锥齿轮、8.第四锥齿轮、9.第二传动杆、10.第五锥齿轮、11.第六锥齿轮、12.第一往复式杆、13.轴承柱、14.第二轴承座、15.第七锥齿轮、16.第八锥齿轮、17.第一连接杆、18.扇叶、19.第二往复丝杆、20.第三往复丝杆、21.储存柜、22.第二支撑板、23.第三轴承座、24.防渗板、25.第一支撑板、26.第二皮带轮、27.传动轴、28.第九锥齿轮、29.第十锥齿轮、30.皮带、31.第一皮带轮、32.过滤网、33.波纹管、34.蓄水池、35.阶梯式防水棚、36.电源柜、37.显示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附图1

4,本技术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固定设有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固定设有储存柜(21),储存柜(21)顶部设有电源柜(36),电源柜(36)延伸入储存柜(21)内部,电源柜(36)顶部固定设有显示柜(37),显示柜(37)的顶部设有防水组件,壳体(1)内部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往复丝杆(19)和第三往复丝杆(20),第二往复丝杆(19)和第三往复丝杆(20)设于壳体(1)内部,第二往复丝杆(19)和第三往复丝杆(20)一端与壳体(1)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二往复丝杆(19)和第三往复丝杆(20)外部均套设有第二轴承座(14)和第三轴承座(23),第二轴承座(14)和第三轴承座(23)分别与第二往复丝杆(19)和第三往复丝杆(20)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第二轴承座(14)和第三轴承座(2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2)与储存柜(2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延伸机构,延伸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杆(9),第二传动杆(9)设于壳体(1)内部,第二传动杆(9)两端均与壳体(1)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二传动杆(9)外部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三锥齿轮(7),第十锥齿轮(29)和第一皮带轮(31),第一皮带轮(31)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皮带(30),皮带(30)一侧设有第二皮带轮(26),第二皮带轮(26)内部固定设有传动轴(27),传动轴(27)外部套设有第五锥齿轮(10),第五锥齿轮(10)一侧设有第六锥齿轮(11),第五锥齿轮(10)与第六锥齿轮(11)相啮合,第六锥齿轮(11)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往复式杆(12),第一往复式杆(12)外部设有轴承柱(13),第一往复式杆(12)与轴承柱(13)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轴承柱(13)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板(22)并与电源柜(3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用可升降式美化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3),所述第一传动杆(3)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和第七锥齿轮(15),所述第一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彦萍郝春林马明玉王国玮
申请(专利权)人:酒钢集团宏联自控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