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莲香专利>正文

蓄电池栅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43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蓄电池栅极板,四周呈框架结构,并在框架内栅极呈纵横相交的网格状结构,框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极耳。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网格状结构的栅极板上,设有与纵横栅极相交连的汇流导极,以经络状结构分布在栅极板板面上,并直接与极耳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充放电速度,提高蓄电池的寿命。并且,分布在整个栅极板上的汇流导极也提高了栅极板的整体结构强度。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栅极板,既能组装在矩形蓄电池,也能用以组装成卷筒型蓄电池以及各国特异型(比如轴瓦型)电池乃至平面型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栅极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具体是一种蓄电池的栅极板。
技术介绍
蓄电池,特别是适于大电流充、放电的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得到为普遍使用的蓄电池,广泛应用在通信、航空、船舶、汽车、自行车及各种军事装备中。现有铅酸蓄电池技术中的栅极板,是一种框架平板型的栅极板,用铅-锑(或铅-钙)材料浇铸成四周呈框架结构并在框架内呈纵横相交网格状的栅极,框架一侧边缘上设有极耳。有的产品其纵、横栅极互相垂直,网格呈矩形,有的产品其横向栅极互呈平行,纵向栅极呈辐射状,网格呈不规则的四边形。不论是呈矩形状网格的栅极板,还是呈不规则四边形网格的栅极板,因其栅极上产生的电流都涌向同一极耳上流出(或者充电时称为流入),这就造成远离极耳的栅极上的电流流到极耳时需较长时间,而靠近极耳处的栅极不断有电流流过,这一方面在此处会形成“堵塞”现象,而且会发出大量热量。因此,现有的这些栅极板组装成蓄电池后,其充放电速度较慢,而且靠近极耳处的栅极容易损坏。此外,从栅极板的材料来说,因用铅-锑或铅-钙材料制成的栅极,从材料内部结构来看,都属于两相合金,两相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其材料内部会形成微形电池效应,-->即产生自放电现象,亦即内耗较大。因此从这方面来说,栅极材料最好就采用纯铅,但纯铅太软。如果不改变栅极板的结构,就难以制成合格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蓄电池栅极板,使其具有一个电流快速通道,使即使远离极耳的栅极上的电流,也能迅速使流至极耳,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充、放电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蓄电池栅极板,使其具有一个电流直通通道,避免所有栅极上的电流都必须流经极耳附近的栅极,以相应提高充放电速度和有效降低充放电温度。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蓄电池栅极板,使其具有加强筋的作用,有效加强栅极板的结构强度。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栅极板四周呈框架结构,在框架内栅极呈纵横相交的网格状结构,框架上至少设有一个极耳。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本网格状结构的栅极板在网格间嵌设有与纵横栅极相交连的汇流导极,以经络状结构分布在栅极板板面上,并直接与极耳相连通。这样,离极耳较远的栅极所产生的电流即可通过汇流导极,以最近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流到耳极上,达到快速充放电的目的,离耳极较近的栅极也就不会承受过大的过往电流,也就不易发热、不易损坏。就如各种植物茎叶,为适应其生长的需要,各种形状的叶子其上输送-->水分的筋系具有不同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汇流导极,其“经络”也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如呈树叉形、环道形,也可呈三角形、波浪形等多种结构形式。现有技术中的大电流硫酸蓄电池大都是立方体的,栅极板则是平板型的。但现有一种较先进的硫酸蓄电池是呈圆筒型的,栅极板则设计制成卷筒形的,即其栅极板具有足够长度,且其框架一侧边缘上可设有3、4、5、6、8、12、14……等多个极耳,把如此具有多个极耳的长条形栅极板即可卷成卷筒形栅极板。本专利技术则对框架一侧边缘上设有3、4、5、6、8、12、14……等多个极耳的栅极板亦可作同样构思的设计,即在整个栅极板面上相应于3、4、5、6、8、12、14……等多个极耳设有3、4、5、6、8、12、14……等多个汇流导极。由上本专利技术结构见,由于本专利技术在传统蓄电池栅极板上增设了构成形似电流“直达、快速通道”的汇流导极,则能有效地提高充放电速度,并且能提高蓄电池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轴型蓄电池栅极板实施例。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卷筒型蓄电池栅极板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由图见,本专利技术栅极板其四周呈框架1结构,在框架1内,栅极2、3呈纵横相交的网格状结构,框架1上设有一个极耳4,在网格间嵌设有与纵横栅极2、3相交连的汇流导极5,以经络状结构分布在栅极板板面上,该汇流导极5直接与极耳4相连通。图2、图3所示实施例,其基本结构与图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图1中的汇流导极5呈树叉形,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汇流导极6呈环道形,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汇流导极7呈三角形。图4所示实施例是一种轴瓦型蓄电池栅极板,由图见,栅极板板面呈轴瓦形,在轴瓦形板面上,栅极2、3呈纵横相交的网格状结构,框架1设有一个极耳4,在网格间嵌设有与纵横栅极2、3相交连的汇流导极8,以经络状结构分布在栅极板板面上,该汇流导极8直接与极耳4相连通。图5所示实施例是一种卷筒型蓄电池栅极板。由图见,栅极板具有足够长度,呈一长条形栅极板,在该长条形栅极板长一侧框架边缘上设有6个极耳4,在板面上,栅极2、3呈纵横相交的网格状结构,并在该网格状结构面板上相应于6个极耳设有6个与纵横栅极2、3相交连的汇流导极5,以经络状结构分布在栅极板板面上,6个汇流导极5分别直接与相应极耳4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栅极板,四周呈框架结构并在框架内栅极呈纵横相交的网格状结构,框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极耳,其特征在于:网格状结构的栅极板上设有与纵横栅极相交连的汇流导极,以经络状结构分布在栅极板板面上,并直接与极耳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栅极板,四周呈框架结构并在框架内栅极呈纵横相交的网格状结构,框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极耳,其特征在于:网格状结构的栅极板上设有与纵横栅极相交连的汇流导极,以经络状结构分布在栅极板板面上,并直接与极耳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栅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说汇流导极,其经络结构可以呈树叉形、环道形,也可呈三角形、波浪形等多种结构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蓄电池栅极板,其特征在于:栅极板具有足够长度,呈一长条形栅极板,在该长条形栅极板长一侧框架边缘上可设有3、4、5、6、8、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莲香
申请(专利权)人:王莲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