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17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5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均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七晶体管连接于第二初始信号线和发光单元之间,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基板、有源层、第二导电层。有源层包括用于形成第一晶体管沟道区的第一有源部、用于形成第二晶体管沟道区的第二有源部、连接于第一有源部和第二有源部之间的第八有源部;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初始信号线,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初始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第八有源部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该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板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板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像素驱动电路一般包括有驱动晶体管,像素驱动电路在发光阶段,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处于悬浮状态,其他信号线对驱动晶体管栅极的耦合作用会导致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发光单元发光异常。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0004]公开内容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行列方向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用于向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提供驱动电流;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初始信号线,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栅极连接栅极驱动信号线,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初始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行列方向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用于向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提供驱动电流;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初始信号线,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栅极连接栅极驱动信号线,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二初始信号线,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有源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有源层包括第一有源部、第二有源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有源部和所述第二有源部之间的第八有源部,所述第一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二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线,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行方向延伸,且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八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有源层还包括第四有源部、第九有源部,所述第四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第九有源部连接于所述第四有源部和所述数据线之间;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九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复位信号线;所述有源层还包括第七有源部,所述第七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沟道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有源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行方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第一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行方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第七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其中,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复位信号线共用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复位信号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有源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行方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第一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
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行方向延伸且覆盖所述第二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四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的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的另外部分结构用于形成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八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线包括:第一主体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行方向延伸,且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主体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八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第一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主体线,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列方向延伸,且在同一列相邻的两像素驱动电路中,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八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六晶体管、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极连接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有源层还包括:第三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沟道区;第六有源部,连接于所述第三有源部,用于形成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沟道区;第七有源部,连接于所述第六有源部远离所述第三有源部的一端,用于形成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沟道区;第十有源部,连接于所述第七有源部远离所述第六有源部的一端;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通过过孔连接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线和所述第十有源部;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沿列方向延伸,每列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对应设置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在同一列相邻的两像素驱动电路中,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所述第十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位于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八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在同一列相邻的两像素驱动电路中,上一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行方向上位于本行像素驱动电路中所述第八有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过孔连接所述第八有源部,且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沿列方向分布的第一过孔连接部、第二过孔连接部、延伸部,所述第一过孔连接部通过过孔连接所述第二初始信号线,所述第二过孔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过孔连接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