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矿物掺合料水化热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具体涉及基于矿物掺合料水化热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物的形式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需求日益增长,且许多工程结构已将大体积混凝土与高强、低热、低收缩等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配制技术也越来越高。大体积混凝土存在诸如水化放热大,收缩风险高等缺点,配合比设计需要兼顾水化热及强度两个方面。目前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大多按照JGJ55
‑
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目比设计规程》的要求执行,但该方法主要是以强度为控制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要求仅仅提出胶凝材料的3d和7d水化热分别不宜大于240kJ/kg和270kJ/kg,并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不宜大于50℃,并未将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指标和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指标融入到配合比设计当中。
[0003]强度和水化热是紧密相关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矿物掺合料水化热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目标混凝土的强度和绝热温升T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确定矿物掺合料种类,以及基于混凝土的强度指标确定水泥种类及其对应的总水化热Q
C
,确定粗骨料的种类和减水剂种类;S2、基于强度指标和所选粗骨料和减水剂,计算采用纯水泥时满足目标混凝土强度的用水量W和水泥用量C
f
;S3、基于绝热温升T、水泥的总水化热Q
C
,以及目标混凝土的比热容C
p
和密度ρ,计算采用纯水泥时满足混凝土目标绝热温升T的水泥用量C
Q
;S4、确定矿物掺合料的强度活性K
f
和水化热调整系数K
Q
;S5、基于步骤S2
‑
S4计算获得的水泥用量C
f
、水泥用量C
Q
、强度活性K
f
和水化热调整系数K
Q
;计算矿物掺合料用量A和水泥用量C;S6、基于步骤S1
‑
S5确定的用水量W、水泥用量C及矿物掺合料用量A,计算目标混凝土配合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矿物掺合料水化热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用水量W和水泥用量C
f
的计算过程如下:S21、基于目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计算获得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0
;S22、基于步骤S21获得的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0
,结合步骤S1所选粗骨料对应的回归系数和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计算获得水胶比W/C
f
,S23、基于目标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以及粗骨料的种类和减水剂的减水率β,计算获得用水量W;S24、基于步骤S22获得的水胶比W/C
f
和步骤S23获得的用水量W,计算获得水泥用量C
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矿物掺合料水化热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0
的计算公式如下:f
cu,0
=f
cu,k
+1.645σ式中,f
cu.0
为混凝土强度配制值,单位为MPa;f
cu.k
为混凝土目标强度值,单位为MPa;σ为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宗,王军,张远,兰聪,唐吉尧,郑学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