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启停式双极可调恒流堵塞器
[0001]本专利是油气田开发注水领域中的一种井下工具,即是一种启停式双极可调恒流堵塞器。
技术背景
[0002]二次采油中的注水开发技术已成为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国内部分油田因同井不同地层间各地层参数差异大、层间干扰严重而研发出细分层注水技术、精细分层注水技术,以减小层间干扰,提高采收率。可调恒流堵塞器是细分层注水技术的重要部件,目前虽已研制出可调恒流堵塞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流量可调节范围小、对于部分注水后不在需要注水或本无需注水因一些原因后需要进行注水的细分层无法实现井下的启停等。因此提出一种启停式双极可调恒流堵塞器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启停式双极可调恒流堵塞器,包括打捞杆、上盖、堵塞器主体、凸轮、销钉、上调节杆、阀芯、下调节杆、调节阀、滤网;
[0005]打捞杆为圆柱形,外设有一凸起的环形台,打捞杆的底部开有内圆柱空孔,内圆柱空孔内开有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启停式双极可调恒流堵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杆(1)、上盖(2)、堵塞器主体(5)、凸轮(6)、销钉(7)、上调节杆(8)、阀芯(10)、下调节杆(11)、调节阀(12)、滤网(13);打捞杆(1)为圆柱形,外设有一凸起的环形台(102),打捞杆(1)的底部开有内圆柱空孔(101),内圆柱空孔(101)内开有矩形棱(103);凸轮(6)为中空结构,空心结构顶部为开口的平面;上调节杆(8)外侧面为阶梯状,上部是大直径的上圆柱面(801),上圆柱面(801)上有矩形棱槽(802)、圆柱面(801)下端有一台阶(803),上调节杆(8)下部两侧对称的设有上矩形平面(804);阀芯(10)包括上部(10001)、中部(10002)、下部(10003);上部(10001)外设有阶梯,开有阀芯通孔(1001),阀芯通孔(1001)的内侧面设有对称的一对上部矩形平面;上部(10001)的下端与中部(10002)的顶部螺纹连接;中部(10002)上部横向开有矩形槽通孔(1002),矩形槽通孔(1002)下方外壁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中部铣扁平面(1003),中部(10002)与下部(10003)螺纹连接;下部(10003)内设有台阶(1007),用于安装水嘴(1004),水嘴(1004)设有中心通孔和周向的扇形孔;下部(10003)的外侧面两侧对称的有下部铣扁平面(1005),下部(10003)的外侧面底部设有底部凸沿(1006);下调节杆(11)为圆柱形阶梯轴,大直径的上端开有圆柱内孔(1101),圆柱内孔(1101)内壁对称设有下矩形平面(1102);小直径的下端设有外螺纹;调节阀(12)为圆形薄片,沿周向开有扇形孔(1201);扇形孔(1201)与水嘴(1004)的扇形孔大小、位置均相同,调节阀(12)转过一定角度时可完全挡住水嘴(1004)的扇形孔;堵塞器主体(5)顶部与上盖(2)螺纹连接,连接处设有上盖密封圈(3);堵塞器主体(5)下端与滤网(13)螺纹连接;堵塞器主体(5)内部自上到下依次设有上腔体(501)、凸轮腔(503)、垂直的圆柱形通孔(504)、下腔体(508);下腔体(508)侧壁设有出水孔(505),下腔体(508)侧壁下半部还设有矩形内平面(506),打捞杆(1)安装在堵塞器主体(5)上腔体(501)和上盖(2)内;打捞杆(1)顶部从上盖(2)底部孔穿出;打捞杆(1)的环形台(102)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春林,侯勇俊,方潘,黄启钺,刘聪,苏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