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324792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包括制作电池分片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得太阳能电池片;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主栅线垂直的方向,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切割,形成多个电池分片;在所述电池分片的切割面设置第一钝化层,所述切割面为切割后形成的侧面,所述第一钝化层包括电化学极化材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半片电池组成的光伏组件边缘复合程度高、导致光伏组件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致光伏组件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致光伏组件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的,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光伏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广,市场对高效率组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提高组件输出功率,降低度电成本,驱动组件新技术的应用并走向成熟已成为趋势。
[0003]目前,半片电池技术、叠瓦技术以及拼片技术非常普及,半片组件一般采用激光切割法将标准规格电池切成半片电池片,激光切割技术导致半片电池在切割的边缘复合较高,表面存在大量的悬挂键以及缺陷态,成为载流子有效的复合中心。因此,应将切割边缘钝化以降低边缘复合,但是目前工业上缺少与之匹配的边缘钝化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半片电池组成的光伏组件边缘复合程度高、导致光伏组件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电池分片的步骤,具体包括:
[0007]获得太阳能电池片;
[0008]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主栅线垂直的方向,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切割,形成多个电池分片;
[0009]在所述电池分片的切割面设置第一钝化层,所述切割面为切割后形成的侧面,所述第一钝化层包括电化学极化材料。
[0010]进一步,还包括:
[0011]在第二钝化层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钝化层;所述第二钝化层为: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感光面,具有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二钝化层还覆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侧面;所述第一钝化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钝化层的折射率。
[0012]进一步,还包括:
[0013]将具有所述第一钝化层的多个所述电池分片连接,并通过背板以及盖板进行封装。
[0014]进一步,所述电化学极化材料为包括亚砜结构的有机钝化材料。
[0015]进一步,所述电化学极化材料还包括低维材料。
[0016]进一步,通过涂覆工艺设置所述第一钝化层。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钝化层的厚度为20nm

800nm。
[0018]进一步,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切割,形成多个电池分片,具体包括:
[0019]将所述太阳能电池片n等分,n为大于1的正整数。
[0020]第二方面,一种光伏组件,由多个电池分片连接而成,所述电池分片由太阳能电池
片沿其主栅线切割形成,且所述电池分片的切割面具有第一钝化层,所述切割面为切割后形成的侧面,所述第一钝化层包括电化学极化材料。
[0021]进一步,所述第一钝化层覆盖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二钝化层为: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感光面,具有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二钝化层还覆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侧面;所述第一钝化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钝化层的折射率。
[002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钝化层包括电化学极化材料。电化学极化材料在切割侧面形成偶极子有序排列,取向一致,形成极化场,通过界面铁电极化场驱动,少子远离界面,从而实现钝化晶体表面缺陷的目的。
[0024]因此,通过在电池分片的切割面设置钝化层,与切割面中悬挂键和缺陷态结合,降低了边缘复合,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以及填充因子,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作方法流程图;
[0027]图2为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片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现有技术中电池分片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池分片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制作方法的工艺示意图;
[0031]图6为乙烯

叔丁烯磺化聚合物交联膜与折射率的关系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光伏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图7中A

A剖视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光伏组件特性曲线与现有光伏组件特性曲线对比图;
[0035]图中:1太阳能电池片,2电池分片,3第二钝化层,4第一钝化层,5主栅线,6机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实施例一
[003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0039]步骤S1:如图2,提供太阳能电池片1,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包括:
[0040]位于所述电池片表面的主栅线5和细栅线;包围所述电池片表面和侧面的第二钝化层3。
[0041]其中,所述主栅线5和细栅线组成电路与外部电路连接。
[0042]步骤S2:如图3,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进行切割,形成多个电池分片2。其中,一般
采用激光切割太阳能电池片1,切割后的侧面存在大量的悬挂键以及缺陷态,成为载流子有效的复合中心,导致边缘复合较高。
[0043]步骤S3:在所述电池分片2的切割面设置第一钝化层4,所述切割面为切割后形成的侧面。如图4所示,形成的所述第一钝化层4覆盖所述电池分片切割后形成的侧面。
[0044]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4包括电化学极化材料。所述电化学极化材料在切割侧面形成偶极子有序排列,取向一致,形成极化场,通过界面铁电极化场驱动,少子远离界面,从而实现钝化晶体表面缺陷的目的。
[0045]因此,通过对所述电池分片2切割后形成的侧面形成包括电化学极化材料的钝化层,与上述切割后的侧面中悬挂键和缺陷态结合,降低了边缘复合,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以及填充因子,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同时,上述制作工艺简单,所述第一钝化层可仅为单层薄膜,且工艺要求低,操作简单,实现了产品的低成本工业化量产。
[0046]在上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感光面,具有第二钝化层3;所述第二钝化层3还覆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1的侧面。所述第一钝化层覆盖第二钝化层;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4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钝化层3的折射率。
[0047]所述第二钝化层3一般为ITO或氮化硅材料,起到减少光线反射、提高器件的光利用率的作用;而在所述第一钝化层4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钝化层4,且所述第一钝化层4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钝化层3的折射率,进一步减少了光线反射损失,改善了光伏组件的短路电流,提高了器件的光利用率。
[0048]此外,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电池分片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得太阳能电池片;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主栅线垂直的方向,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切割,形成多个电池分片;在所述电池分片的切割面设置第一钝化层,所述切割面为切割后形成的侧面,所述第一钝化层包括电化学极化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二钝化层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钝化层;所述第二钝化层为: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感光面,具有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二钝化层还覆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侧面;所述第一钝化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钝化层的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具有所述第一钝化层的多个所述电池分片连接,并通过背板以及盖板进行封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极化材料为包括亚砜结构的有机钝化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极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辉张旭宁高青王笑李文恒万露陈静伟郭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