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723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机构,包括换向操纵手柄和副变速操纵杆,所述换向操纵手柄和副变速操纵杆的外壁对应手柄护壳上端处设置有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包括压缩弹簧和滑动压环,所述滑动压环的底面设置有多道凸棱,且手柄护壳的滑槽外表面两侧对应凸棱设置有止动咬合带,通过设置的止动机构,通过设置的压缩弹簧推动滑动压环与手柄护壳外侧相抵,通过滑动压环底面凸棱和手柄护壳外侧的止动咬合带配合起到止动效果,有效避免了换向操纵手柄和副变速操纵杆在长期使用后松动导致跳档或托挡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装置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使用更加安全。使用更加安全。使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拖拉机
,具体涉及一种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快速发展,农业也在随之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农业中最长用到的是拖拉机,对于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为满足多种田间作业和道路运输的功能,要求拖拉机传动速比变化范围大,拖拉机的速比变化是由变速器来控制,目前拖拉机的变速换挡机构主要由换挡杆、换挡拨头以及拨叉轴和拨叉构成,通过操纵控制换挡杆动作,使连接在换挡杆远端的换挡拨头操纵拨叉轴上的拨块,实现挡位的切换。
[0003]拖拉机在驾驶过程中,柴油机本身振动就比较大,同时拖拉机的工作环境多为田地以及凹凸不平的道路,使得拖拉机驾驶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颠簸,加上拖拉机的长期使用,使得换向及副变速操纵装置的操纵杆下端与操纵联动机构连接变得松动,常出现跳档或托挡的情况,会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受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机构,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地板(11)和副变速操纵装置,所述驾驶室地板(11)固定连接有转臂固定机构(6)和换向固定转座(13),所述驾驶室地板(11)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总成(12),所述换向固定转座(13)上转动连接有换向操纵手柄(5),所述换向操纵手柄(5)的上端贯穿驾驶室地板(11)设置,所述换向操纵手柄(5)底端连接有换向操纵机构,所述换向操纵手柄(5)通过换向操纵机构传动连接有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固定连接在传动总成(12)上,所述传动总成(12)上设置有副变速拨杆,所述转臂固定机构(6)转动连接有副变速操纵杆(10),所述副变速操纵杆(10)的上端贯穿驾驶室地板(11),所述副变速操纵杆(10)的底端通过副变速操纵装置与传动总成(12)上的副变速拨杆传动连接,所述副变速操纵杆(10)的底部连接有转轴,所述驾驶室地板(11)的上端对应换向操纵手柄(5)和副变速操纵杆(10)的顶部设置有手柄护壳(14),所述手柄护壳(14)上对应换向操纵手柄(5)和副变速操纵杆(10)设置有两道滑槽,所述换向操纵手柄(5)和副变速操纵杆(10)的外壁对应手柄护壳(14)上端处设置有止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换向及副变速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机构包括压缩弹簧(16)和滑动压环(17),所述换向操纵手柄(5)和副变速操纵杆(10)的上端均套设有压缩弹簧(16)和滑动压环(17),且换向操纵手柄(5)和副变速操纵杆(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握柄(15),所述压缩弹簧(16)的一端与握柄(15)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6)的另一端与滑动压环(17)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压环(17)的底面设置有多道凸棱,且手柄护壳(14)的滑槽外表面两侧对应凸棱设置有止动咬合带(19)。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翠平孙士元张国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悍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