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恒祥专利>正文

稀硫酸浸渍生产蓄电池极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68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硫酸浸渍生产蓄电池极板的方法。该方法对正极板不浸稀硫酸,对负极板浸稀硫酸;所浸稀硫酸在25℃时的比重为1.10±0.005g/cm↑[3],浸酸时间为3~5秒。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极板开裂,还可以避免正极板表面硫酸铅的生成,有效控制了化成不透的现象,能够获得性能优异的极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稀硫酸浸渍生产蓄电池极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对其极板进行处理的方法。技术背景目前,蓄电池生产厂家在生产极板时均采用正极板和负极板全部浸酸的方法生产极板。但目前的方法存在比较多的弊病:正极板化成时,极板表面浸酸形成的硫酸铅难以转化形成“白花板”,不严重的“白花”降低极板的容量;“白花”严重时因容量低于国家标准而报废。这是因为生极板成份为碱式硫酸铅,化成后熟极板成份为二氧化铅,化成过程是从极板内部向极板外部逐渐完成,化成末期正极板浸酸后在其表面形成的硫酸铅很难转化,而形成“白花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硫酸浸渍生产蓄电池极板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对正极板不浸稀硫酸,对负极板浸稀硫酸;所浸稀硫酸在25℃时的比重为1.10±0.005g/cm3,浸酸时间为3~5秒。负极板浸稀硫酸可以防止极板开裂;正极板不浸酸的目的是正极板在化成过程中体积膨胀,没有开裂现象,且避免了正极板表面生成硫酸铅层,造成化成不透的现象。负极板化成时,碱式硫酸铅转化为海绵状铅,是从极板外部向极板内部逐渐完成的,因此在化成时负极板不会有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硫酸浸渍生产蓄电池极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正极板不浸稀硫酸,对负极板浸稀硫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硫酸浸渍生产蓄电池极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正极板不浸稀硫酸,对负极板浸稀硫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硫酸浸渍生产蓄电池极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浸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祥
申请(专利权)人:赵恒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