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撕裂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66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撕裂布,包括基布层和连接于所述基布层表面的防撕裂层;所述防撕裂层由经纱、纬纱和加强筋织造而成,所述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筋包括碳纤维和包覆于所述碳纤维表面的锦纶长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碳纤维表面包覆锦纶长丝制成加强筋,再将加强筋与经纱、纬纱间隔设置,进而制成防撕裂层,再与基布层结合,从而得到了一种抗撕裂性能优异的防撕裂布。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撕裂布的撕裂强力可达75N。的撕裂强力可达75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撕裂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撕裂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部件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由于其构造简单,展收方便,所以帐篷不仅应用于军事装备,还广泛应用于野外考察、露营、勘探、施工、救灾、防汛等领域。
[0003]面料作为帐篷的主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主要的遮风避雨功能。然而,使用过程中的拉拽、折叠等会造成面料的损坏,使得帐篷无法反复使用。因此,亟需一种抗撕裂性能优异的面料以实现帐篷的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撕裂布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撕裂布抗撕裂性能优异,可反复使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撕裂布,包括基布层和连接于所述基布层表面的防撕裂层;
[0007]所述防撕裂层由经纱、纬纱和加强筋织造而成,所述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
[0008]所述加强筋包括碳纤维和包覆于所述碳纤维表面的锦纶长丝。
[0009]优选地,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为涤纶、维纶和氨纶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在径向和纬向的间隔距离独立地为0.5~2cm。
[0011]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中碳纤维的质量含量为30~50%,锦纶长丝的质量含量为50~70%。
[0012]优选地,所述基布层的原料包括棉纤维、粘胶纤维、涤纶和锦纶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优选地,所述基布层和防撕裂层的连接方式包括粘合剂粘合或缝纫线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5~0.8mm,所述防撕裂层的厚度为1~1.5mm。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撕裂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6](1)将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后进行织造,得到防撕裂层;
[0017](2)将基布层和所述步骤(1)得到的防撕裂层进行连接,得到防撕裂布。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连接所用材料包括粘合剂或缝纫。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撕裂布,包括基布层和连接于所述基布层表面的防撕裂层;所述防撕裂层由经纱、纬纱和加强筋织造而成,所述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筋包括碳纤维和包覆于所述碳纤维表面的锦纶长丝。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碳纤维表面包覆锦纶长丝制成加强筋,再将加强筋与经纱、纬纱间隔设置,进而制成防撕裂层,再与基布层结合,从而得到了一种抗撕裂性能优异的防撕裂布。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撕
裂布的撕裂强力可达75N。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撕裂布,包括基布层和连接于所述基布层表面的防撕裂层;
[0021]所述防撕裂层由经纱、纬纱和加强筋织造而成,所述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
[0022]所述加强筋包括碳纤维和包覆于所述碳纤维表面的锦纶长丝。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撕裂布包括基布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布层提供基础的抗撕裂性能。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布层的原料优选包括棉纤维、粘胶纤维、涤纶和锦纶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涤纶和/或锦纶。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上述原料来制备基布层,有利于增强防撕裂布的抗撕裂性能。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优选为0.5~0.8mm,更优选为0.5~0.6mm。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撕裂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布层表面的防撕裂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撕裂层提供主要的抗撕裂性能。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撕裂层由经纱、纬纱和加强筋织造而成。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撕裂层中增设加强筋,从而提高了面料的抗撕裂性能。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撕裂层中的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优选为涤纶、维纶和氨纶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涤纶和/或氨纶。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上述原料来制备防撕裂层,有利于提高面料的抗撕裂性能。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径向和纬向上同时设置加强筋,从而在整体上加强了面料的抗撕裂性能。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强筋包括碳纤维和包覆于所述碳纤维表面的锦纶长丝。本专利技术以碳纤维为芯纱,碳纤维具有高强度的优点,再在碳纤维表面包覆锦纶长丝,进一步增强了加强筋的强度。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强筋中碳纤维的质量含量优选为30~50%,更优选为35~45%;所述锦纶长丝的质量含量优选为50~70%,更优选为55~65%。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所述加强筋中的碳纤维和锦纶长丝的质量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得到高强度的加强筋。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强筋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碳纤维为芯纱,以锦纶长丝为包覆纱,进行环锭纺,得到加强筋。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强筋优选包括两根锦纶长丝;所述两根锦纶长丝优选以相反的捻向包覆于所述碳纤维表面。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强筋在径向和纬向的间隔距离独立地优选为0.5~2cm,更优选为0.8~1.6cm。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所述加强筋在径向和纬向上的间隔距离控制在上述范围,在加强面料抗撕裂性能的同时又不浪费原料。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撕裂层的厚度优选为1~1.5mm,更优选为1~1.2mm。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布层和防撕裂层的连接方式优选包括粘合剂粘合或缝纫线连接,更优选为粘合剂粘合。
[003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碳纤维表面包覆锦纶长丝制成加强筋,再将加强筋与经纱、纬纱间
隔设置,进而制成防撕裂层,再与基布层结合,从而得到了一种抗撕裂性能优异的防撕裂布。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撕裂布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9](1)将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后进行织造,得到防撕裂层;
[0040](2)将基布层和所述步骤(1)得到的防撕裂层进行连接,得到防撕裂布。
[0041]本专利技术将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后进行织造,得到防撕裂层。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防撕裂层的织造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织造方法即可。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撕裂层的织物组织优选为平纹组织;所述平纹组织交织点多,质地坚牢,具有较强的抗撕裂性。
[0043]得到防撕裂层后,本专利技术将基布层和所述防撕裂层进行连接,得到防撕裂布。
[0044]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基布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织造方法即可。
[0045]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基布层和防撕裂层的连接的操作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面料连接方式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所用材料优选包括粘合剂或缝纫线。
[0046]下面将结合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撕裂布,包括基布层和连接于所述基布层表面的防撕裂层;所述防撕裂层由经纱、纬纱和加强筋织造而成,所述加强筋分别沿径向和纬向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筋包括碳纤维和包覆于所述碳纤维表面的锦纶长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撕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原料独立地为涤纶、维纶和氨纶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撕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在径向和纬向的间隔距离独立地为0.5~2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撕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中碳纤维的质量含量为30~50%,锦纶长丝的质量含量为50~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撕裂布,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根基岳天赐朱学英高顺
申请(专利权)人:肃宁县中原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