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62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压棒内管切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包括底部外壁四角固定连接有支腿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均开设有镂空口,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固定安装有电磁内凹面托座,且工作台的底端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开槽组件,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固定于镂空口处的U形板,且两个U形板的相对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设置的挤压机构,能够利用伺服电机带动双向螺纹丝杆转动,并在限位横杆与限位滑槽的限位作用下,使两个内螺纹筒相向移动,从而推动两个L形臂杆相靠近,并通过挤压端块实现对管料的挤压固定处理,进而方便后续开槽作业的稳定性。进而方便后续开槽作业的稳定性。进而方便后续开槽作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压棒内管切槽
,具体是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压棒包含一个直立延伸的中空管状外缸、一个同轴固结于该外缸中且内部界定出一个气室的中空管状内缸、一个可上下移动地气密塞装于该内缸内的活塞、一个自该活塞向下延伸出外缸的活塞杆,及一个气密地装在内缸上端部内的控制装置;该内缸具有一个由硬质塑胶材料制成且外周面固结于该外缸的内周面的缸壁,及一个自该缸壁底面向上延伸并以一顶端与气室的上端部连通的流道。气压棒内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切槽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0004]传统的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设计较为简单,由于其为柱状结构,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气压棒内管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槽面不够平整,进而导致气压棒内管的废品率升高,故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包括底部外壁四角固定连接有支腿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均开设有镂空口,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固定安装有电磁内凹面托座,且工作台的底端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开槽组件,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固定于镂空口处的U形板,且两个U形板的相对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且两个内螺纹筒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L形臂杆,两个所述L形臂杆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端块,且两个挤压端块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卡接弧面,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伺服电机。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镂空口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两个L形臂杆的一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横杆,两个限位横杆分别与相应的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开槽组件包括四个固定安装于工作台顶端上的立柱,且立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
[0009]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导轨,且导轨上设置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
[0010]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延伸杆端部固定安装有开槽机,所述电磁内凹面托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挤压端块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设置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条,所述电磁内凹面托座的顶部外壁一侧设置有距离刻度端。
[0012]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移动板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且开槽机的顶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棱柱导向杆,所述棱柱导向杆与套筒滑动连接。
[001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4]其一:本技术利用设置的挤压机构,能够利用伺服电机带动双向螺纹丝杆转动,并在限位横杆与限位滑槽的限位作用下,使两个内螺纹筒相向移动,从而推动两个L形臂杆相靠近,并通过挤压端块实现对管料的挤压固定处理,进而方便后续开槽作业的稳定性;
[0015]其二:本技术利用设置的开槽组件,能够在电动滑块和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实现空间运行,进而快速进行开槽作业;利用设置于两个挤压端块上的防滑凸条,能够有效提高挤压端块的防滑性能,保证对管料的夹持稳定性,有利于保证后续的开槽质量;利用设置于电磁内凹面托座上的距离刻度端,方便操作人员准确掌握开槽位置;
[0016]其三:本技术利用设置的套筒,能够提高电动伸缩杆安装的稳定性,配合设置的棱柱导向杆,能够有效保证开槽机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开槽质量。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开槽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工作台;2、立柱;3、顶板;4、开槽机;5、挤压端块;501、防滑凸条;6、电磁内凹面托座;601、距离刻度端;7、L形臂杆;8、限位滑槽;9、镂空口;10、U形板;11、导轨;12、电动滑块;13、移动板;14、电动伸缩杆;15、伺服电机;16、内螺纹筒;17、双向螺纹丝杆;18、限位横杆;19、套筒;20、棱柱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包括底部外壁四角固定连接有支腿的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两侧均开设有镂空口9,工作台1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固定安装有电磁内凹面托座6,且工作台1的底端设置有夹紧机构,工作台1上安装有开槽组件,夹紧机构包
括两个固定于镂空口9处的U形板10,且两个U形板10的相对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17,双向螺纹丝杆17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16,且两个内螺纹筒16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L形臂杆7,两个L形臂杆7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端块5,且两个挤压端块5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卡接弧面,双向螺纹丝杆17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伺服电机15;利用设置的挤压机构,伺服电机15启动带动双向螺纹丝杆17转动,并在限位横杆18与限位滑槽8的限位作用下,使两个内螺纹筒16相向移动,从而推动两个L形臂杆7相靠近,并通过挤压端块5块实现对管料的挤压固定处理,进而方便后续开槽作业的稳定性。
[0029]进一步的,两个镂空口9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8,且两个L形臂杆7的一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横杆18,两个限位横杆18分别与相应的限位滑槽8滑动连接;利用设置的限位横杆18与限位滑槽8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对内螺纹筒16、L形臂杆7起到良好的支撑导向作用。
[0030]进一步的,开槽组件包括四个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顶端上的立柱2,且立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3。
[0031]进一步的,顶板3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导轨11,且导轨11上设置有电动滑块12,电动滑块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3,移动板13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4;设置的电动滑块12能够沿着导轨11移动,实现对开槽机4的移动。
[0032]进一步的,电动伸缩杆14的延伸杆端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包括底部外壁四角固定连接有支腿的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两侧均开设有镂空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固定安装有电磁内凹面托座(6),且工作台(1)的底端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开槽组件,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固定于镂空口(9)处的U形板(10),且两个U形板(10)的相对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17),所述双向螺纹丝杆(17)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16),且两个内螺纹筒(16)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L形臂杆(7),两个所述L形臂杆(7)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端块(5),且两个挤压端块(5)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卡接弧面,所述双向螺纹丝杆(17)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伺服电机(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镂空口(9)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8),且两个L形臂杆(7)的一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横杆(18),两个限位横杆(18)分别与相应的限位滑槽(8)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棒内管切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盛创缘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