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55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括电池元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元件是这样得到的:通过隔膜,以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相对的方式,交替地堆叠具有形成在正集流体的两侧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正极和具有形成在负集流体的两侧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负极,该电池元件被液体电解质浸渍并被层状壳体容纳,在50%的放电容量的深度和25℃时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3000W/kg或以上的10秒输出值,并具有下述的结构,其中:(1)正极活性材料具有3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正极具有30到110μm的厚度,(2)负极活性材料具有5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负极具有30到110μm的厚度,并且(3)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被引出到具有彼此分开的端子的外边缘部,并且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满足B/A≥0.57:其中A是垂直于电流的方向的活性材料区的区宽度,以及B是垂直于电流的方向的电极端子的宽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特别涉及一种高输出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在此之前,已经提出了多种可再充电二次电池作为用于小且非常便携的电子设备的电源。在它们中,由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的电池电压、高的能量密度和小的自放电以及良好的循环特性,所以它作为小且轻的电池是最有前景的。最近,希望应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代替汽车的电动车辆和混合机车的电源,其中汽车使用内燃机,这会导致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另外,已经开始研究对于空间发展例如人造卫星,以及电能存储的应用。对于在大设备的这种使用,需要具有更高输出和更长寿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正极的材料,已经提出了在锂和过渡金属元素之间的复合氧化物,并主要使用钴酸锂(lithium cobaltate)。然而,由于钴本身是稀有金属且昂贵,所以期望在大型设备上使用便宜的锰酸锂(lithium manganate)。尽管用于负极的材料主要是锂金属,但是从由于重复充放电导致的电极溶解的问题的观点来看,主要使用锂合金或者能够存储锂的金属,尤其是含碳材料。用于正极和负极的这些材料通常被研磨并被区分成具有适当颗粒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电池元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元件是这样得到的:经由隔膜,以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相对的方式,交替地堆叠具有形成在正集流体的两侧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正极和具有形成在负集流体的两侧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负极,该电池元件被液体电解质浸渍并被层状壳体容纳,在50%的放电容量的深度和25℃时,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3000W/kg或以上的10秒输出值,并具有下述结构,其中:(1)正极活性材料具有3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正极具有30到 110μm的厚度,(2)负极活性材料具有5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负极具有30到110μm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7-31 284313/20031.一种包括电池元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元件是这样得到的:经由隔膜,以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相对的方式,交替地堆叠具有形成在正集流体的两侧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正极和具有形成在负集流体的两侧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多个负极,该电池元件被液体电解质浸渍并被层状壳体容纳,在50%的放电容量的深度和25℃时,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3000W/kg或以上的10秒输出值,并具有下述结构,其中:(1)正极活性材料具有3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外的正极具有30到110μm的厚度,(2)负极活性材料具有5到10μm的平均颗粒尺寸并且除了集流体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田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