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49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6
本公开是一种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包括:将细胞与基质胶混合均匀并锚定于培养类器官的类器官培养装置内;加入完全培养基,在类器官培养至刚刚形成隐窝时对类器官开始进行机械拉伸,直至类器官培养成熟。本公开创新性的将机械拉伸引入肠类器官培养,建立了有机械拉伸参与的类器官动态培养体系,解决了类器官静态培养忽略力学因素的问题,克服了传统类器官静态培养的缺点,挖掘了力学因素在类器官培养中的巨大价值。本公开应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和肠干细胞干性增强,提高了肠类器官的培养效率,有助于体外培养获得大尺寸、高成熟度的类器官,对于推动类器官再生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类器官体外培养及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类器官是利用干细胞的自组织潜能和记忆潜能体外构建的多细胞三维培养物,可以在细胞的类型、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模拟其相应的体内器官。近年来,类器官培养技术飞速发展,已报道成功培养的类器官有肠、肝脏、胃、胰腺、肺、视网膜、大脑、垂体、肾脏、子宫、前列腺、睾丸、内耳、乳腺等类器官,以及各种肿瘤组织类器官。体外培养的类器官在组织创伤修复和器官再生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也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0003]世界上首例类器官

小肠类器官的培养体系是由荷兰科学家HansClever建立的。用基质胶Matrigel裹挟原代小肠隐窝或Lgr5肠成体干细胞,在体外成功建立了具有肠结构特征的三维培养物,其包含肠上皮所有的细胞类群,保留了“陷窝

绒毛”形态结构,可以在体外长期维持,是研究肠上皮稳态的重要工具。r/>[0004]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细胞与基质胶混合均匀并锚定于培养类器官的类器官培养装置内;步骤S2:加入完全培养基,在类器官培养至刚刚形成隐窝时对类器官开始进行机械拉伸,直至类器官培养成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细胞为人源或动物来源的肠原代隐窝,或为肠类器官传代过程中被机械打散的碎片,或为通过酶解、分选得到的肠Lgr5

eGFP单细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完全培养基包括Advanced DMEM/F12,B27,GlutaMAX,N

acetylcystene,以及生长因子R

Spondinl,Noggin和EGF。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细胞为人源的肠原代隐窝时,所述完全培养基还需加入Gastrin,Nicotinamide,A83

01,prostaglandin E2和SB202190;或者步骤S1中所述细胞为通过酶解、分选得到的肠Lgr5

eGFP单细胞时,所述完全培养基还包括小分子CHIR99021和valproic aci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类器官培养装置采用可拉伸材料底膜,用于配合机械拉伸的加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机械拉伸诱导肠类器官生长的类器官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在类器官培养至刚刚形成隐窝时对类器官开始进行机械拉伸,是在类器官培养至刚刚“出芽”的状态时对类器官开始进行机械拉伸,其中对于小鼠原代隐窝需要培养2

3天,对于类器官传代需要培养1

2天,对于Lgr5单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春阳孟繁露方旭瞿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