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47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箱,涉及集胶技术领域;该蜂箱包括箱体和集胶装置;箱体具有腔室,箱体上还开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巢门口;集胶装置设置于巢门口处,且集胶装置开设有与巢门口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开口用于供蜜蜂出入腔室。一方面,该蜂箱的集胶装置设置于巢门口处,可利用蜜蜂不喜光的特性,使得蜜蜂在巢门口处完成集胶作业,从而便于养蜂者在巢门口处完成取胶作业,简单便捷且可靠;另一方面,由于该蜂箱的集胶装置位于巢门口处,并未设置于蜂箱内部,因而无需开箱取胶,取胶更便捷,且利于保证箱内蜂群的稳定性,从而能充分保证集胶效率和蜂胶产量。蜂胶产量。蜂胶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箱


[0001]本技术涉及集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蜂箱。

技术介绍

[0002]蜂胶是西方蜜蜂采集的植物树脂与上颚腺分泌的β

葡萄糖苷酶混合,经一定程度消化后添加到蜂蜡中形成的一种胶状混合物。蜂胶对于蜂群来说,具有填补蜂巢缝隙、封缩巢门、防御“天敌”入侵以及蜂巢箱内保温等作用。蜂胶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有“紫色黄金”之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功能主治体虚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皮肤皲裂,烧烫伤。多项研究表明,蜂胶具有广谱抗菌、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对于人体感冒、牙龈炎、多种皮肤炎症等诸多疾病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采集蜂胶,通常将集胶装置放置于蜂箱内,在需要取胶时,打开蜂箱取出集胶装置即可。此种集胶方式,需要定期开箱查看集胶情况,不仅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还会影响蜂群的稳定性,从而造成集胶效率和蜂胶产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箱,其将集胶装置设置于巢门口处,可利用蜜蜂不喜光的特性,使得蜜蜂在巢门口处完成集胶作业,且由于集胶装置位于巢门口,因而无需开箱取胶,取胶更便捷,且利于保证箱内蜂群的稳定性,从而能充分保证集胶效率和蜂胶产量。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蜂箱,包括:
[0007]箱体,箱体具有腔室,箱体上还开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巢门口;
[0008]集胶装置,设置于巢门口处,且集胶装置开设有与巢门口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开口用于供蜜蜂出入腔室。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胶装置包括集胶组件,集胶组件包括支撑外框和网栅,支撑外框设置于巢门口处,且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网栅设置于支撑外框,开口开设于网栅或者开设于网栅与支撑外框之间,且开口与巢门口相对且连通。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栅为可卷塑料网栅或木质网栅;
[0011]和/或,
[0012]支撑外框为木质框架或塑料框架。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外框为木质框架,网栅为可卷塑料网栅。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胶装置包括第一集胶组件、第二集胶组件、第三集胶组件以及第四集胶组件,第一集胶组件、第二集胶组件、第三集胶组件以及第四集胶组件均包括支撑外框和网栅,且第一集胶组件用于春季集胶,第二集胶组件用于夏季集胶,第三集胶组件用于夏秋过渡时集胶,第四集胶组件用于秋季集胶;第一集胶组件、第二集胶组件、第三集胶组件以及第四集胶组件四者中的任一个用于根据季节可拆卸地与巢门口配合;
[0015]且第二集胶组件的开口大于第一集胶组件、第三集胶组件以及第四集胶组件的开口尺寸。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集胶组件、第三集胶组件以及第四集胶组件的开口尺寸相同。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巢门口开设于箱体的侧壁,第一集胶组件的支撑外框沿巢门口的周向边缘设置,第一集胶组件的网栅与巢门口相对,且尺寸与巢门口适配。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巢门口开设于箱体的侧壁,第二集胶组件的支撑外框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块,多个支撑块沿巢门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网栅包括第一网部和第二网部,第一网部沿巢门口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依次与多个支撑块的上表面连接,第二网部沿巢门口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依次与多个支撑块的下表面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支撑块、第一网部以及第二网部之间形成一个开口。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巢门口开设于箱体的侧壁,第三集胶组件的支撑外框沿巢门口的周向边缘设置,且第三集胶组件的支撑外框的长度与巢门口的长度适配,宽度大于巢门口的宽度,以使第三集胶组件的网栅部分与巢门口相对,另一部分与箱体开设巢门口的侧壁相对且间隔布置,且开口开设于网栅与巢门口相对的部分。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巢门口开设于箱体的侧壁,第四集胶组件的支撑外框沿巢门口的周向边缘设置,且第四集胶组件的支撑外框的长度与巢门口的长度适配,宽度大于巢门口的宽度,以使第四集胶组件的网栅部分与巢门口相对,另一部分与箱体开设巢门口的侧壁相对且间隔布置,且开口开设于网栅与巢门口相对的部分;
[0021]第四集胶组件的网栅与侧壁相对的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三集胶组件的网栅与侧壁相对的部分的宽度;第四集胶组件的网栅与侧壁相对的部分的长度等于第三集胶组件的网栅与侧壁相对的部分的长度。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蜂箱,其包括箱体和集胶装置;箱体具有腔室,箱体上还开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巢门口;集胶装置设置于巢门口处,且集胶装置开设有与巢门口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开口用于供蜜蜂出入腔室。一方面,该蜂箱的集胶装置设置于巢门口处,可利用蜜蜂不喜光的特性,使得蜜蜂在巢门口处完成集胶作业,从而便于养蜂者在巢门口处完成取胶作业,简单便捷且可靠;另一方面,由于该蜂箱的集胶装置位于巢门口处,并未设置于蜂箱内部,因而无需开箱取胶,取胶更便捷,且利于保证箱内蜂群的稳定性,从而能充分保证集胶效率和蜂胶产量。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蜂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蜂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蜂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蜂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标:100

蜂箱;101

箱体;103

集胶装置;104

巢门口;106

开口;107

支撑外框;108

支撑块;109

网栅;111

第一网部;113

第二网部;115

第一集胶组件;117

第二集胶组件;119

第三集胶组件;121

第四集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腔室,所述箱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巢门口;集胶装置,设置于所述巢门口处,且所述集胶装置开设有与所述巢门口连通的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蜜蜂出入所述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胶装置包括集胶组件,所述集胶组件包括支撑外框和网栅,所述支撑外框设置于所述巢门口处,且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网栅设置于所述支撑外框,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网栅或者开设于所述网栅与所述支撑外框之间,且所述开口与所述巢门口相对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栅为可卷塑料网栅或木质网栅;和/或,所述支撑外框为木质框架或塑料框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框为木质框架,所述网栅为可卷塑料网栅。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胶装置包括第一集胶组件、第二集胶组件、第三集胶组件以及第四集胶组件,所述第一集胶组件、所述第二集胶组件、所述第三集胶组件以及所述第四集胶组件均包括所述支撑外框和所述网栅,且所述第一集胶组件用于春季集胶,所述第二集胶组件用于夏季集胶,所述第三集胶组件用于夏秋过渡时集胶,所述第四集胶组件用于秋季集胶;所述第一集胶组件、所述第二集胶组件、所述第三集胶组件以及所述第四集胶组件四者中的任一个用于根据季节可拆卸地与所述巢门口配合;且所述第二集胶组件的开口大于所述第一集胶组件、所述第三集胶组件以及所述第四集胶组件的开口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胶组件、所述第三集胶组件以及所述第四集胶组件的开口尺寸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巢门口开设于所述箱体的侧壁,所述第一集胶组件的所述支撑外框沿所述巢门口的周向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禹何金明徐凯牛庆生刘玉玲王志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