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覆盖电池及薄膜覆盖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17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部分具有厚度为t↓[1]的平面6′和厚度为t↓[2]的凹槽6,在该连接部分上覆盖薄膜电池1的覆盖薄膜2a、2b热封到一起。通过朝向容纳部分2a1折叠边2c并使得凹槽6作为边缘,凹槽6用于减少覆盖薄膜电池1的突出面积,凹槽6被制备地比平面6′薄△t=t↓[1]-t↓[2]。因此,覆盖薄膜2a、2b在外侧6a上产生的长度比折叠厚度为t↓[1]的部分的情况中的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覆盖电池及薄膜覆盖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覆盖电池(film-covered battery)以及制备该薄膜覆盖电池的方法,该薄膜覆盖电池具有封装在用于覆盖电池的柔性材料中的电池元件。
技术介绍
近几年,已经更严格的要求用作便携装置等的电源的电池重量减轻并且厚度变薄。从而,关于用于覆盖电池的材料,能够进一步减少重量和厚度的层压薄膜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地使用,以替代重量和厚度减少受到限制的传统的金属外壳。该层压薄膜与金属外壳相比,可以自由地制备成不同的形状,其包括金属薄膜或金属薄膜和热封树脂薄膜的层压体。作为用于覆盖电池的材料的层压薄膜的代表性实施例,为三层层压薄膜,该三层层压薄膜具有层压在铝薄膜(其为金属薄膜)的一侧的的热封树脂薄膜(其为热封层)和层压在铝薄膜的另一侧的保护薄膜。一般地,在使用层压薄膜作为覆盖材料的薄膜覆盖电池中,通过采用覆盖材料以热封树脂薄膜位于内侧的方式覆盖电池元件,以及通过热封电池元件周围的覆盖材料,来对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电解质等的电池元件进行气密密封(以下简称为“密封”)。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用作热封树脂薄膜,然而,例如尼龙薄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用作保护薄膜。例如,作为电池元件,除了诸如锂电池、镍氢电池等的化学电池-->外,那些具有存储电荷功能的元件(例如电容器)也使用层压薄膜作为覆盖材料。在薄膜覆盖电池中,导线端子分别连接电池元件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用于将正电极和负电极引出覆盖材料的外部以从覆盖材料延伸出这些导线端子。在密封电池元件前通过超声波焊接等将该导线端子连接到电池元件。此外,通过将电池元件夹入两片覆盖材料中间,以及通过沿着周边热封覆盖材料来对电池元件进行密封。首先通过热封覆盖材料的三个边以形成袋子来热封覆盖材料。随后,将空气从覆盖材料的内部排出以在覆盖材料的内部产生真空,通过大气压力,覆盖材料与电池元件紧密接触,并且在该状态下热封剩余的一侧边。当电池元件具有一定厚度时,通常的方法是使得其中一个覆盖材料通过深冲压形成项圈形容器,以使得电池元件适于容纳在其中,从电池元件的上面覆盖形成为容器形状的覆盖材料,以及通过热熔连接项圈。为了防止外部的湿气等进入薄膜覆盖电池,以及为了防止在薄膜覆盖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等漏出外部,在覆盖薄膜中使用铝等的金属薄膜作为阻挡层,但是热封树脂薄膜层沿着电池元件周围的连接部分暴露,导致基于树脂本身的分子输送现象的泄漏路径。因此,为了提高薄膜覆盖电池的密封可靠性,通过增加连接部分的宽度以延伸传输路径并增加阻力可以减少泄漏,然而这会导致薄膜覆盖电池的突出面积更大的问题。因此,JP-A-2002-25514提出了通过朝向电池元件容纳部分折叠连接部分来减少突出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常规薄膜覆盖电池的前述折叠连接部分会导致可能破坏的问题,例如破裂,该破裂是由于外层不能随着薄膜延长,而在折叠部分中断开。这是因为层压薄膜的厚度导致折叠薄膜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延长的差别。以下将参照图1、2和3描述这种现象。例如,如图1所示,薄膜覆盖电池101具有如下形状,以使得两个相对边的连接部分朝向电池元件基本上以直角折叠,以减少突出面积。如图2中示出的在折叠前靠近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图所示,保护薄膜102c、金属薄膜102d和热封树脂薄膜102e中任何的厚度在连接部分都会变化。然而,如图3所示,当连接部分从底部基本上以直角朝向电池元件容纳部分折叠时,在折痕的外侧106a上的层延长而变薄,从而会导致产生破裂。如果在金属薄膜102d层中产生破裂,则通过破裂产生泄漏路径,以及会形成从破裂到电池内部的短的传输路径,致使对薄膜覆盖电池101的性能和可靠性造成可能的损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覆盖电池以及制备薄膜覆盖电池的方法,该薄膜覆盖电池具有封装在柔性覆盖材料中的电池元件,该薄膜覆盖电池能够避免覆盖材料受到折叠连接部分时产生的损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薄膜覆盖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并具有正电极面对负电极的构造,以及其中覆盖薄膜至少具有层压的热封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以用位于内侧的热封树脂层封装电池元件,以及通过热封连接部分来密封电池元件,该连接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周边被折叠的边,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折痕,以及该折痕的厚度小于该折痕周围的连接部分的厚度。如上所述构造的本专利技术的薄膜覆盖电池具有小于连接部分的厚度的折痕。具体地,由于折痕具有较小的厚度,当连接部分沿着折痕折叠时,折痕的外侧没有过度地延长。从而可以防止由于覆盖薄膜的延长产生破裂。此外,由于折痕的存在限定了折叠位置,所以连接部分-->不会在不适合的位置进行折叠。这样,在折叠后薄膜覆盖电池适于制备成统一的尺寸。另外,在薄膜覆盖电池中,折痕可以是凹槽,或者凹槽可以形成在连接部分的至少一个边中。另外,在薄膜覆盖电池中,多个折痕可以形成在连接部分中,这样沿着每个折痕折叠连接部分。本专利技术的薄膜覆盖电池包括电池元件,并具有正电极面对负电极的构造,以及其中覆盖薄膜至少具有层压的热封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以用位于内侧的热封树脂层封装电池元件,以及通过热封连接部分来密封电池元件,该连接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周边折叠的边,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分形成有多个折痕,该折痕的厚度小于该折痕周围的连接部分的厚度,折痕是形成在连接部分的至少一个边中的凹槽,以及沿着每个折痕折叠连接部分。此外,在薄膜覆盖电池中,电池元件可以是化学电池和电容器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膜覆盖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元件封装在覆盖薄膜中,该覆盖薄膜具有至少一个围绕电池元件形成的折痕连接部分,并包括如下步骤:在连接部分中形成至少一个折痕,该折痕的厚度小于周围的连接部分厚度,以及沿着该折痕折叠连接部分。如上所述构造的本专利技术的薄膜覆盖电池具有小于连接部分的厚度的折痕。因此,降低了折叠需要的力。此外,由于折痕的存在限定了折叠位置,该连接部分将不会在不合适的位置上折叠。这样,在折叠后薄膜覆盖电池适于制备成均一的尺寸。此外,当连接部分沿着折痕-->折叠时,由于折痕的外侧没有过度的延长,因此不会由于覆盖薄膜的延长而发生破裂,从而可以制备出可靠的薄膜覆盖电池。此外,薄膜覆盖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通过用具有凸起的部件挤压连接部分的至少一个边来形成折痕,或者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加热和用所述部件挤压连接部分来热封和连接具有热封性能的覆盖薄膜的连接部分。此外,薄膜覆盖电池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步骤:制备化学电池和电容器中的一个作为电池元件。如上所述,由于本专利技术形成了覆盖薄膜的连接部分的折叠部分,并使得该折叠部分较薄,因此使得折叠操作容易进行。此外,由于折叠连接部分时减少了在外侧的延长,因此可以避免覆盖材料发生损伤。从前述来说,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在连接部分的中部断开而发生破裂以形成进入电池内部的短的传输路径,以及还能够避免湿气进入和避免电解质溶液的泄漏加速,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常规薄膜覆盖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薄膜覆盖电池的长度长的边的连接部分在其折叠前的横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薄膜覆盖电池的长度长的边的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薄膜覆盖电池的透视图。图5是图4中示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覆盖电池,其包括:具有正电极面对负电极的构造的电池元件,和覆盖薄膜,该覆盖薄膜至少具有层压在一起的热封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以采用位于内侧的所述热封树脂层封装所述电池元件,以及通过沿着周边热封连接部分来密封所述电池元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折叠的边,所述薄膜覆盖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折痕,以及所述折痕的厚度小于所述折痕周围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10-7 348126/20031.一种薄膜覆盖电池,其包括:具有正电极面对负电极的构造的电池元件,和覆盖薄膜,该覆盖薄膜至少具有层压在一起的热封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以采用位于内侧的所述热封树脂层封装所述电池元件,以及通过沿着周边热封连接部分来密封所述电池元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折叠的边,所述薄膜覆盖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折痕,以及所述折痕的厚度小于所述折痕周围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的薄膜覆盖电池,其中所述折痕是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的薄膜覆盖电池,其中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连接部分的至少一个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1的薄膜覆盖电池,其中,在所述连接部分中形成有多个所述折痕,以使得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折痕中的每个进行折叠。5.根据权利要求2的薄膜覆盖电池,其中,在所述连接部分中形成有多个所述折痕,以使得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折痕中的每个进行折叠。6.一种薄膜覆盖电池,其包括:具有正电极面对负电极的构造的电池元件,和覆盖薄膜,该覆盖薄膜至少具有层压在一起的热封树脂层和金属薄膜层,以采用位于内侧的所述热封树脂层封装所述电池元件,以及通过沿着周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乙幡牧宏屋垓田弘志
申请(专利权)人: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