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均热板空间分布式复合微纳吸液芯
[0001]本技术涉及热管
,特别涉及一种超薄均热板空间分布式复合微纳吸液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消费电子不断朝着高性能、智能化和超薄化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和电子元器件体积不断缩小,导致其功率密度快速增加。同时,电子设备的封装密度也越来越高、机身越来越薄,散热问题已经成为电子设备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5G的大规模应用,对电子设备的热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发展针对高热流密度的散热方案已经成为5G时代电子设备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0003]均热板(VC)和热管(为方便,下文仅述均热板,但均包含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被动相变传热工具,其导热系数相对金属和石墨材料有10倍以上提升,导热效率优势突出,同时其启动温度低,使用寿命长,逐渐成为狭小空间高热流密度散热的首选解决方案。
[0004]均热板内部结构精细多变,且相变传热机理十分复杂,影响到传热性能的因素众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设计难题。均热板的不断超薄化要求吸液芯和蒸汽腔的厚度不断降低。研究表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均热板空间分布式复合微纳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均热板下盖板;所述均热板下盖板上均匀蚀刻有多条凹腔,凹腔之间形成凸台,凸台与凹腔面积比为3:1
‑
1:1;所述均热板下盖板长度为L,宽度为W,厚度为H;所述凹腔的宽度1/14
‑
1/8W,深度为3/10
‑
6/10H;所述凸台数量为3
‑
6个;所述凸台的宽度为1/12
‑
2/9W,所述凸台高度等于凹腔的深度;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均匀蚀刻有多条纵向主槽道和横向主槽道,所述纵向主槽道和横向主槽道的深度为3/10
‑
8/10H,宽深比为1:1.5
‑
1:5;所述纵向主槽道与横向主槽道的周期比为1:1.5
‑
1:3;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镭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