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97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它包括内管和外管,在它们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内管两端伸出外管两端,所述外管的两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的两端为开口端,所述内管和外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在所述真空腔体内设有介质,在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所述内管的中间通道为液冷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传递迅速,换热效果好,体积小,能满足高铁及军工业使用要求。能满足高铁及军工业使用要求。能满足高铁及军工业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导管,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式热导管。

技术介绍

[0002]热交换器是用来使热力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工业应用。
[0003]热管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壳内工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以热管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力损失小、有利于控制露点腐蚀等优点。
[0004]现有高铁及军工业上的热交换器体积大,成本高,热效率低,从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将热管应用于高铁及军工业进行换热,是一个可行且可以深入应用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热传递迅速,换热效果好,体积小,能满足高铁及军工业使用要求的自带换热式热导管。
[0006]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它包括内管和外管,在它们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内管两端伸出外管两端,所述外管的两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的两端为开口端,所述内管和外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在所述真空腔体内设有介质,在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所述内管的中间通道为液冷通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和外管都是金属管,它们焊接固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和外管都是中空圆柱管且它们同轴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结构层为粉体烧结式结构或沟槽式结构或粉/沟复合式结构或丝网式结构或丝网/编织网式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两端的封闭端是与外管中心轴线垂直的垂直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结构层设在外管的整个内壁上。
[0014]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内管和外管,并且在外管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内管的中间通道为液冷通道,热量由外管、毛细结构层、带介质真空腔体迅速传递至内管,热传递迅速,然后由内管的液冷通道进行换热,换热效果好,整体体积小,适用于高铁、军工等高要求场合,毛细结构层为粉体烧结式结构或沟槽式结构或粉/沟复合式结构或丝网式结构或丝网/编织网式结构,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形式,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毛细结构层为粉体烧结式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毛细结构层为沟槽式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毛细结构层为粉/沟复合式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毛细结构层为丝网式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毛细结构层为丝网/编织网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它包括内管1和外管2,在它们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中空圆柱管且它们同轴设置,所述内管1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外管2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内管1两端伸出外管2两端,所述外管2的两端为封闭端3,该封闭端3是与外管2中心轴线垂直的垂直面,所述内管1的两端为开口端4,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金属管,它们焊接固定,所述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真空腔体5,在所述真空腔体5内设有介质,在所述外管2的整个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6,所述内管1的中间通道7为液冷通道。
[0024]如图2所示,所述毛细结构层6为粉体烧结式结构。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 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它包括内管1和外管2,在它们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中空圆柱管且它们同轴设置,所述内管1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外管2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内管1两端伸出外管2两端,所述外管2的两端为封闭端3,该封闭端3是与外管2中心轴线垂直的垂直面,所述内管1的两端为开口端4,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金属管,它们焊接固定,所述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真空腔体5,在所述真空腔体5内设有介质,在所述外管2的整个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6,所述内管1的中间通道7为液冷通道。
[0027]如图3所示,所述毛细结构层6为沟槽式结构。
[0028]实施例3
[0029]如图1 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它包括内管1和外管2,在它们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中空圆柱管且它们同轴设置,所述内管1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外管2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内管1两端伸出外管2两端,所述外管2的两端为封闭端3,该封闭端3是与外管2中心轴线垂直的垂直面,所述内管1的两端为开口端4,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金属管,它们焊接固定,所述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真空腔体5,在所述真空腔体5内设有介质,在所述外管2的整个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6,所述内管1的中间通道7为液冷通道。
[0030]如图4所示,所述毛细结构层6为粉/沟复合式结构。
[0031]实施例4
[0032]如图1 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它包括内管1和外管2,在
它们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中空圆柱管且它们同轴设置,所述内管1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外管2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内管1两端伸出外管2两端,所述外管2的两端为封闭端3,该封闭端3是与外管2中心轴线垂直的垂直面,所述内管1的两端为开口端4,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金属管,它们焊接固定,所述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真空腔体5,在所述真空腔体5内设有介质,在所述外管2的整个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6,所述内管1的中间通道7为液冷通道。
[0033]如图5所示,所述毛细结构层6为丝网式结构。
[0034]实施例5
[0035]如图1 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它包括内管1和外管2,在它们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中空圆柱管且它们同轴设置,所述内管1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外管2为内外平滑壁中空管,所述内管1两端伸出外管2两端,所述外管2的两端为封闭端3,该封闭端3是与外管2中心轴线垂直的垂直面,所述内管1的两端为开口端4,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金属管,它们焊接固定,所述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真空腔体5,在所述真空腔体5内设有介质,在所述外管2的整个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6,所述内管1的中间通道7为液冷通道。
[0036]如图6所示,所述毛细结构层6为丝网/编织网式结构。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管(1)和外管(2),在它们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内管(1)两端伸出外管(2)两端,所述外管(2)的两端为封闭端(3),所述内管(1)的两端为开口端(4),所述内管(1)和外管(2)固定连接,所述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真空腔体(5),在所述真空腔体(5)内设有介质,在所述外管(2)的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层(6),所述内管(1)的中间通道(7)为液冷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是金属管,它们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换热式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和外管(2)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卿陈明冶李璇李金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