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08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卷芯;壳体包括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通过垂直于第一壁面的侧壁连接,第一壁面和侧壁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形过渡面连接;卷芯包括沿着壳体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叠片单元,对应第一圆弧形过渡面的多个叠片单元的长度尺寸,小于对应侧壁的多个叠片单元的长度尺寸;和/或,对应第一圆弧形过渡面的多个叠片单元的宽度尺寸,小于对应侧壁的多个叠片单元的宽度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和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领域的快速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铝塑膜软包电池强度低,抗压能力差,且包装易破损漏液,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因此电子设备中,结构强度高,安全性能高的钢壳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多。
[0003]现有技术中,钢壳电池可以为方形电池,方形电池可以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卷芯,卷芯可以设置为叠片结构,相比于卷绕结构的卷芯来说,叠片结构的卷芯空间利用率更高。
[0004]电池的壳体相邻的两个壁面之间具有圆弧形过渡面,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圆弧形过渡面在壳体的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但是,该圆弧形过渡面的存在会导致卷芯不得不缩小尺寸以避免与其干涉,从而导致电池壳体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电池能量密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6]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卷芯;
[0007]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通过垂直于所述第一壁面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侧壁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形过渡面连接;
[0008]所述卷芯包括沿着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叠片单元,对应所述第一圆弧形过渡面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长度尺寸,小于对应所述侧壁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长度尺寸;和/或,对应所述第一圆弧形过渡面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宽度尺寸小于对应所述侧壁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宽度尺寸。
[0009]如上所述的电池,自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一侧至靠近所述第一壁面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圆弧形过渡面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长宽尺寸逐渐减小。
[0010]如上所述的电池,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圆弧形过渡面连接,所述叠片单元的长边和宽边之间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圆弧形过渡面的圆角。
[0011]如上所述的电池,所述叠片单元的边缘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小于1mm。
[0012]如上所述的电池,所述卷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正极连接区和负极连接区,所述正极耳和所述正极连接区连接,所述负极耳和所述负极连接区连接。
[0013]如上所述的电池,所述正极连接区内设置有开孔,所述正极连接区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片,所述正极连接区的外侧设置铆钉,所述正极耳和所述金属片焊接,所述金属片和所述正极连接区之间夹设有绝缘片,所述铆钉穿设在所述开孔内且和所述金属片接触,所述铆钉和所述正极连接区之间夹设有绝缘片。
[0014]如上所述的电池,所述正极连接区内设置有开孔,所述正极连接区的内侧设置有
1316

绝缘胶;
[0037]132

负极连接区; 133

注液孔;
[0038]14

第一圆弧形过渡面; 15

第二圆弧形过渡面; 16

延伸壁面;
[0039]200

卷芯;21

叠片单元;211

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子,也可以是氢燃料电池。该电池可以应用在手机电池、电脑电池、汽车电池、无人机电池、船舶电池等领域。
[004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可以包括:壳体100和设置在壳体100内的卷芯200。
[0043]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定义图中Z方向为壳体100的厚度方向,X方向为壳体100的长度方向,Y方向为壳体100的宽度方向。
[0044]壳体100可以包括在壳体100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11和第二壁面12,第一壁面11和第二壁面12通过垂直于第一壁面11的侧壁13连接,第一壁面11和侧壁13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形过渡面14连接,相邻的侧壁13之间可以通过第二圆弧形过渡面15连接。
[0045]第一壁面11、第二壁面12以及连接在四周的侧壁13共同围设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容置空间,卷芯200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
[0046]壳体100的装配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0可以包括容置腔10a和盖板10b,盖板10b盖设在容置腔10a的开口侧,容置腔10a和盖板10b围设形成容置卷芯200的容置空间。
[0047]容置腔10a可以包括第一壁面11、侧壁13和延伸壁面16,延伸壁面16连接在侧壁13的四周,延伸壁面位于容置腔10a的开口侧且和第一壁面11平行,盖板10b包括第二壁面12,盖板10b和延伸壁面16贴合并固定连接。
[0048]其中,容置腔10a和盖板10b均可以采用金属件例如不锈钢、铝、铁等制成。容置腔10a可以通过冲压工艺一体成型,盖板10b和延伸壁面16则可以在定位搭接后,通过激光焊接来固定,并在焊接后沿着焊缝外侧一定距离进行激光切割,来得到固定为一体的壳体100。示例性地,容置腔10a和盖板10b各自的材料厚度为50

300μm,激光焊接的熔深可以处于50

500μm,激光切割后的毛刺可以小于30μm。
[0049]卷芯200可以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图中未示出),侧壁13上设置有正极连接区131和负极连接区132,正极耳和正极连接区131连接,负极耳和负极连接区132连接,正极连接区131和负极连接区132暴露在电池壳体100的外侧,用来方便和其它电子器件连接。
[0050]侧壁13上还可以设置注液孔133,注液孔133用来方便通过其向壳体100内注入一定量的电解液,注液孔133的直径例如可以为0.8~1.5mm。需要说明的是,电解液可以使液
体状态并充满壳体100内部,卷芯200,卷芯200浸泡在电解液中。以锂离子电池为例,电解液的作用是:一方面,电解液可以提供部分活性锂离子,部分活性锂离子作为充放电过程中的导电离子使用;另一方面,电解液可以提供离子通道,离子通道使得锂离子可以在壳体100内自由移动。
[005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采用冲压工艺形成的容置腔10a,出于工艺上避免应力集中的考虑,第一圆弧形过渡面14和第二圆弧形过渡面15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第一圆弧形过渡面14和第二圆弧形过渡面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卷芯;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通过垂直于所述第一壁面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侧壁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形过渡面连接;所述卷芯包括沿着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层叠布置的多个叠片单元,对应所述第一圆弧形过渡面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长度尺寸小于对应所述侧壁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长度尺寸;和/或,对应所述第一圆弧形过渡面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宽度尺寸小于对应所述侧壁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宽度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自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一侧至靠近所述第一壁面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圆弧形过渡面的多个所述叠片单元的长宽尺寸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圆弧形过渡面连接,所述叠片单元的长边和宽边之间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圆弧形过渡面的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单元的边缘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小于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正极连接区和负极连接区,所述正极耳和所述正极连接区连接,所述负极耳和所述负极连接区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区内设置有开孔,所述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辉彭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