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02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原料:苍术、土茯苓、萆薢、薏仁、桂枝、桃仁、半夏、陈皮、枳实、黄芪、泽泻、泽兰、山楂、大黄、黄柏、茵陈,各原料之间的重量比例范围是:苍术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痛风病
,具体为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0003]目前相关技术均通过西药对其进行治疗,长期服药会对人体的肠胃道、肾脏和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且过滤效果较差,使得药汁内含有的有效成分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述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药汁中有效成分的浓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中药组分的功效;且所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苍术、土茯苓、萆薢、薏仁、桂枝、桃仁、半夏、陈皮、枳实、黄芪、泽泻、泽兰、山楂、大黄、黄柏、茵陈。
[0006]优选的,各原料之间的重量比例范围是:苍术15-20g,土茯苓 25-30g,萆薢25-30g,薏仁25-30g,桂枝10-15g,桃仁10-15g,半夏12-18g,陈皮15-20g,枳实20-25g,黄芪30-35g,泽泻25-30g,泽兰27-30g,山楂15-21g,大黄10-15g,黄柏10-20g,茵陈15-23g。
[0007]优选的,各原料之间的重量比例范围是:苍术15g、土茯苓30g、萆薢30g、薏仁30g、桂枝10g、桃仁10g、半夏12g、陈皮15g、枳实20g、黄芪30g、泽泻30g、泽兰30g、山楂15g、大黄10g、黄柏 10g、茵陈15g。
[0008]优选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将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各味中药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加入350-500ml水,通过浸泡和煎煮至药液体积为200-200ml,过滤后得到第一次药液;
[0010]S2、将药渣加水250-400ml,通过煎煮至药液体积为150-160ml,过滤后得到第二次药液;
[0011]S3、将第一次药液和第二次药液进行冷却,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去除多余杂质;
[0012]S4、将过滤后的第一次药液和第二次药液分别放入发酵罐中,发酵15天后制作的口服原料。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一,浸泡时间为:15-30min,煎煮时间为: 10-30min。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二,煎煮时间为:30-40min。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三,第一次药液和第二次药液冷却温度为: 30-40℃,且保温15-25min。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去除多余杂质,提高了药汁中有效成分的浓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中药组分的功效;同时,所用树脂可重复利用,能够降低资源消耗,且本专利技术所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将苍术15g、土茯苓30g、萆薢30g、薏仁30g、桂枝10g、桃仁 10g、半夏12g、陈皮15g、枳实20g、黄芪30g、泽泻30g、泽兰30g、山楂15g、大黄10g、黄柏10g、茵陈15g依次放入提取设备中,然后加入350ml水,通过浸泡15min,煎煮30min至药液体积为200ml,过滤后得到第一次药液,将药渣加水250ml,通过煎煮30min至药液体积为150ml,过滤后得到第二次药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贝去除第一次药液、第二次药液多余杂质,最后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入发酵罐中发酵15天,所得口服原料。
[0021]实施例2
[0022]将苍术20g、土茯苓25g、萆薢25g、薏仁25g、桂枝15g、桃仁 15g、半夏18g、陈皮20g、枳实25g、黄芪35g、泽泻25g、泽兰27g、山楂21g、大黄15g、黄柏20g、茵陈23g依次放入提取设备中,然后加入350ml水,通过浸泡15min,煎煮30min至药液体积为200ml,得到第一次药液,将药渣加水250ml,通过煎煮30min至药液体积为 150ml,得到第二次药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贝去除第一次药液、第二次药液多余杂质,最后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入发酵罐中发酵15天,所得口服原料。
[0023]实施例3
[0024]将苍术18g、土茯苓28g、萆薢28g、薏仁27g、桂枝12g、桃仁 13g、半夏15g、陈皮15g、枳实22g、黄芪33g、泽泻27g、泽兰28g、山楂19g、大黄13g、黄柏15g、茵陈19g依次放入提取设备中,然后加入350ml水,通过浸泡15min,煎煮30min至药液体积为200ml,得到第一次药液,将药渣加水250ml,通过煎煮30min至药液体积为 150ml,得到第二次药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贝去除第一次药液、第二次药液多余杂质,最后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入发酵罐中发酵15天,所得口服原料。
[0025]上述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S1、将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各味中药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加入350-500ml水,通过浸泡和煎煮至药液体积为200-200ml,得到第一次药液;
[0027]S2、将药渣加水250-400ml,通过煎煮至药液体积为150-160ml,得到第二次药液;
[0028]S3、将第一次药液和第二次药液进行冷却,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去除多余杂质,值得说明的是:大孔吸附树脂主要以苯乙烯、二乙烯苯等为原料,在0.5%的明胶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致孔剂聚合而成。其中,苯乙烯为聚合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等作为致孔剂,它们互相交联聚合形成了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骨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0029]S4、将过滤后的第一次药液和第二次药液分别放入发酵罐中,发酵15天后制作的口服原料。
[0030]试验例1
[0031]用实施例1治疗痛风临床病症:左足第一趾跖关节红肿疼痛64 例,经一疗程(三周)治疗后,治愈4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
[0032]试验例2
[0033]用实施例2治疗痛风临床病症:左足第一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苍术、土茯苓、萆薢、薏仁、桂枝、桃仁、半夏、陈皮、枳实、黄芪、泽泻、泽兰、山楂、大黄、黄柏、茵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之间的重量比例范围是:苍术15-20g,土茯苓25-30g,萆薢25-30g,薏仁25-30g,桂枝10-15g,桃仁10-15g,半夏12-18g,陈皮15-20g,枳实20-25g,黄芪30-35g,泽泻25-30g,泽兰27-30g,山楂15-21g,大黄10-15g,黄柏10-20g,茵陈15-23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之间的重量比例范围是:苍术15g、土茯苓30g、萆薢30g、薏仁30g、桂枝10g、桃仁10g、半夏12g、陈皮15g、枳实20g、黄芪30g、泽泻30g、泽兰30g、山楂15g、大黄10g、黄柏10g、茵陈15g。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培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自和堂中医文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