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可变向随机激励下传热管微动磨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92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立式可变向随机激励下传热管微动磨损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架、底板、随机激振设备及传热管,所述工作台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随机激振设备配合设置在底板上,且随机激振设备能够在以工作台架为圆心进行滑动,从而进行角度调整;所述工作台架主平面上设有凹槽导轨,所述凹槽导轨上在靠近工作台架上下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承座组件,所述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轴承座组件上,所述传热管上设有振杆组件,并通过振杆组件与随机激振设备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试验装置用于研究传热管发生微动磨损的影响因素,以分析传热管微动磨损行为,从而增加蒸汽发生器使役时长。发生器使役时长。发生器使役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可变向随机激励下传热管微动磨损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动磨损试验领域,具体涉及立式可变向随机激励下传热管微动磨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及消耗也在不断增大。核电,相比较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具有更加高效的优势。蒸汽发生器作为核电厂的核心装备,主要负责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之间的热交换。传热管是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介质的交界面,其一旦破损将造成回路中的压力和水位变化,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
[0003]蒸汽发生器使役时长的变化会使得传热管的主要失效形式发生改变,失效形式包括应力腐蚀开裂、晶间腐蚀、腐蚀开裂、微动磨损等。微动磨损作为传热管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主要发生在传热管与抗振条间的受限位置。高流速流体冲击和传热管与抗振条之间的小间隙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传热管产生微动磨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0004]当传热管管壁减薄到一定比例,不得不进行堵管处理,随着蒸汽发生器中堵管数增加,换热效率大大降低,蒸汽发生器的使役时长大大缩短。为了提高传热管使用寿命,保证蒸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可变向随机激励下传热管微动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架(1)、底板(2)、随机激振设备(6)及传热管(7),所述工作台架(1)固定设置在底板(2)上,所述随机激振设备(6)配合设置在底板(2)上,且随机激振设备(6)能够以工作台架(1)为圆心进行滑动,从而进行角度调整;所述工作台架(1)主平面上设有凹槽导轨(101),所述凹槽导轨(101)上在靠近工作台架(1)上下两端位置分别设有轴承座组件(3),所述传热管(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轴承座组件(3)上,所述传热管(7)上设有振杆组件(5),并通过振杆组件(5)与随机激振设备(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可变向随机激励下传热管微动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架(1)主平面上在位于两轴承座组件(3)之间设有传感器组件(4),用于实时监测传热管振动过程中在接触位置的位移幅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可变向随机激励下传热管微动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4)包括抗振条前夹片(401)、抗振条后夹片(402)、传感器安装架(404)及位移传感器(403),所述抗振条前夹片(401)与抗振条后夹片(402)设置在工作台架(1)等高处,所述位移传感器(403)通过传感器安装架(404)固定在抗振条前夹片(401)及抗振条后夹片(40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可变向随机激励下传热管微动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导轨(101)在工作台架(1)主平面上平行设置有四条,所述凹槽导轨(101)内设有一组带螺纹孔的小滑块(103),且凹槽导轨(101)的边沿有一组用于预先放置小滑块(103)的方孔(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珏董旭鑫潘州鑫金伟娅何兴李曰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