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91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包括主体组件、调节组件、定位组件、第一辅助组件、多功能组件、限位组件和第二辅助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方形杆、第二方形杆、第三方形杆、万向轮、乘坐机构和第一推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推手带动连接杆运动,连接杆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侧壁滑动,不仅可以对第一推手进行拆卸,解决了在搬运和储存的过程中由于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过多的空间的问题,而且选择不同位置的通孔,通过旋动第一板体,使得第一板体带动第一螺杆与螺纹凹槽螺纹连接,进而将滑块固定,使得第一推手的高度可以改变,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适用不同身高的人群,最终降低了使用者的疲劳感。最终降低了使用者的疲劳感。最终降低了使用者的疲劳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


[0001]本技术涉及儿科室用的手推车
,特别涉及一种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医院的儿科室会利用手推车的灵活移动性对儿童进行输液操作,以缓解输液工位不足的问题。然目前用于儿科室使用的的手推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譬如:
[0003]一、现有儿科室手推车的推手大部分与车体呈一体式结构,不可以调节,由于使用者身高的不同,使得使用者推动推车时时疲劳感增加,
[0004]二、某些医院儿科室空间有限,手推车在搬运和储存的过程中由于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过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儿科室使用的手推车的专用推车,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该手推车适用于儿科室使用,可以适用于诸如但不限于输液操作,该专用推车主要是匹配该推车使用。该专用推手,包括主体组件、调节组件、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包括主体组件(1)、调节组件(2)、定位组件(3)、第一辅助组件(4)、多功能组件(5)、限位组件(6)和第二辅助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两个第一方形杆(11)、第二方形杆(12)、第三方形杆(13)、万向轮(14)、乘坐机构(15)和第一推手(16);两个所述第一方形杆(11)相邻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方形杆(12),两个所述第一方形杆(11)相邻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方形杆(13),所述第一方形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两个所述第一方形杆(1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乘坐机构(15),所述第一方形杆(11)的前表面设有第一推手(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滑槽(21)、滑块(22)和连接杆(23);所述第一方形杆(11)的前表面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前表面焊接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推手(16)的外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通孔(31)、螺纹凹槽(32)、第一螺杆(33)和第一板体(34);所述第一方形杆(11)的一侧开设有等距排列的通孔(31),所述滑块(2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凹槽(32),一个所述通孔(31)的内部设有第一螺杆(33),所述第一螺杆(3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凹槽(32)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螺杆(33)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板体(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输液用手推车专用推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组件(4)包括方形筒体(41)、第四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婷陈萍孙蓉陈雅静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