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65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多腔引流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引流管的握持部,所述引流管并列环绕排布在中心导液管的外围,外套管套接在环绕排布的引流管的外周,其后端连接在所述握持部上,其前端与中心导液管的前端基本平齐;在环绕排布的引流管的前段外周上包裹有包皮套,所述包皮套的后缘搭接在外套管的前端部,在所述包皮套上沿轴向埋设有撕裂线;所述引流管是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封闭管体,其横截面为扇形,在自由状态下,引流管的前段向扇形外圆边呈弧状弯曲;在所述引流管的前段管体上开设有若干进液孔,在所述引流管的后段管体上的相对中心导液管上的导液孔的位置处开有对应的出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扩大引流范围,提高引流效率和引流面积。流效率和引流面积。流效率和引流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多腔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多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对于大量胸腹腔积液患者的治疗,通常是置入一次性引流管,做闭式引流,这是一种快速消除胸腹水并行胸腹水病因诊断及注入药物的常规方法。现有的引流管均是单根管结构,包括前导部、固定部和握持部。将引流管置入胸腹腔后,其引流管内口只能停留在患者体腔内的某个位置处,将引流管的固定部在体外固定贴膜后,引流管内口就很难再移动。当引流管内口周围的胸腹水被引流完毕后,如果其他部位的胸腹水由于粘稠或包裹等原因,或由于患者体位无法变动等原因而无法流到插入的引流管内口区域时,这时的引流管就很难将患者的胸腹水一次性引流干净,该引流管也就随之失去了应有的作用,需要将其拔出并重新彩超定位后再次置入新的引流管,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风险,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多腔引流装置,以解决单根引流管引流受限、不易引流彻底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多腔引流装置,包括连接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多腔引流装置,包括连接引流管的握持部,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管有两根以上,并列环绕排布在中心导液管的外围,中心导液管的后端从所述握持部的后端引出,其前端为封闭端并位于引流管长向的中部,在中心导液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导液孔,外套管套接在环绕排布的引流管的外周,其后端连接在所述握持部上,其前端与中心导液管的前端基本平齐;在环绕排布的引流管的前段外周上包裹有包皮套,所述包皮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