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多通信模型的影响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多通信模型的影响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云大物移智”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成为信息物理高度融合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能够实现物理状态的全面感知和信息的高效处理,而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在应用中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0003]与传统电网相比,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终端侧爆发式增长的业务量、业务交互频度、信息采集量等需要满足其发展要求的信息通信技术。同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网的通信方式逐渐向光纤与无线结合的方式转变,通信系统与电网业务的协同问题也值得关注。
[0004]当前,通信系统规划是被动的、静态地跟随电力系统规划进行,缺乏灵活性;不同业务在不同时间、状态、交互方式下对通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通信系统缺乏运行协同能力;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当前阶段缺乏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在规划和运行层面交互协同的有效评估标准。
[0005]因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多通信模型的影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区域多通信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通信节点之间不同的通信性能,构建区域的多通信网络模型;步骤2,对区域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二次设备节点及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组成的二次设备网络进行分析,建立二次设备节点对角矩阵和区域二次设备
‑
多通信网络关联矩阵;步骤3,通过所述二次设备节点对角矩阵、区域二次设备
‑
多通信网络关联矩阵和多通信网络模型的混成计算,构建区域二次设备网络模型;步骤4,基于所述区域的多通信网络模型和区域二次设备网络模型,分析区域物理实体与通信系统的关联特性,形成完整的区域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单元模型,再通过物理
‑
信息耦合矩阵表示,构建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多通信耦合模型;步骤5,经过混成计算,建立区域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评估指标,用于分析多通信方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多通信模型的影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多通信网络模型用邻接矩阵表示,如公式(1)所示:
ꢀꢀꢀꢀꢀꢀꢀꢀꢀꢀꢀꢀꢀꢀꢀꢀꢀꢀ
(1)其中,表示节点与节点间的通信性能,为区域多通信电力信息物理系统通信网中通信节点个数,分别表示节点与节点间的通信时延、通信中断概率、传输错误概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多通信模型的影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建立的二次设备节点对角矩阵,如公式(2)所示:
ꢀꢀꢀꢀꢀꢀꢀꢀꢀ
(2)其中,为二次设备节点对角矩阵,表示设备节点,为二次通信节点个数,为二次设备输入信息,为二次设备信息处理算法,为信息处理产生的延时,信息处理错误概率,为节点对角矩阵中对角节点位置的设备,此处表示节点设备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多通信模型的影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区域二次设备
‑
多通信网络关联矩阵描述二次设备节点与通信节点之间的上送信息 、下发指令过程的关联矩阵为 ,如公式(3)所示:
ꢀꢀꢀꢀꢀꢀꢀꢀꢀꢀ
技术研发人员:刘盼盼,韩青青,董宸,邰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