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5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外用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A组分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相关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系统性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现代医学对银屑病治疗主要采取口服阿维A、甲氨蝶呤等药物,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等,或者注射生物制剂、中药外用制剂等。
[0003]中药外洗是一种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地治疗手段。银屑病患者多因血热而发,但目前的外洗制剂多以止痒为主,难以兼顾银屑病病因,导致疗效有限;因此,寻找疗效更佳的中药外用制剂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外用制剂以内服药物治疗之法辩证指导外用药物组方,在清热解毒透疹的基础上,选用凉血活血养血药物,以达止痒消疹之功效,同时能凉血活血,兼顾银屑病发病病因。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A组分38

42份,B组分18

22份,C组分18

22份;
[0007]所述A组分由重量比为3:3:3:2的地榆、生地、侧柏叶和白茅根组成;
[0008]所述B组分由重量比为1:3:1.5的野菊花、紫草和大青叶组成;
[0009]所述C组分由重量比为3:2的首乌藤和地肤子组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外用制剂中,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重量比为2:1:1。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外用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A组分40份,B组分20份,C组分20份;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外用制剂的剂型为洗剂。
[0013]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4](1)按比例称取原料组分;
[0015](2)室温下将原料组分浸泡于水中,得到混合物;
[0016](3)加热混合物并维持混合物处于非沸腾状态,并持续搅拌,后升温使混合物沸腾并维持沸腾状态,每隔8

15min搅拌挤压原料组分1

2min,搅拌挤压2

5次后停止加热,得到煎煮混合物;
[0017](4)过滤煎煮混合物,除去滤渣,收集滤液,得到中药外用制剂。
[0018]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原料组分与水的质量比为1:3。
[0019]进一步地,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30min以上。
[0020]进一步地,步骤(3)中,维持混合物处于非沸腾状态45min以上。
[0021]进一步地,步骤(3)中,搅拌挤压次数为3次。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针对银屑病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所致的病因,结合中医内服药物凉血解毒,养血润燥的治疗原则,本方以内服药物治疗之法辩证指导外用药物组方,在清热解毒透疹的基础上,多选用凉血活血养血药物,以达止痒消疹之功效,同时凉血活血,兼顾银屑病发病病因。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外用制剂,通过调整药物组成成分,着重凉血活血解毒药物之配比,按特定的组分以及比例进行复配,适用于各类型银屑病患者皮疹进展期但未伴有发热等症状者,如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关节病性银屑病无关节肿痛者、红皮病性银屑病无发热者、脓疱性银屑病无发热患者。对控制皮疹,延缓疾病进展、预防疾病复发起良好作用。
[0024]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阅读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有益效果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27]除非另外指明,所有百分比、分数和比率都是按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总质量计算的。本文术语“质量含量”可用符号“%”表示。
[0028]本文中“包括”、“包含”、“含”、“含有”、“具有”或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封闭式包括,这些术语之间不作区分。术语“包含”是指可加入不影响最终结果的其它步骤和成分。术语“包含”还包括术语“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和方法/工艺可包含、由其组成和基本上由本文描述的必要元素和限制项以及本文描述的任一的附加的或任选的成分、组分、步骤或限制项组成。
[0029]本专利技术中,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具体组分是以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基础进行配比。
[0030]实施例1
‑9[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具体地,所述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剂型为洗剂。
[0033]所述中药外用制剂由水浸泡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组分所得液体构成,且各原料组分的质量之和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3;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如下:A组分40份,B组分20份,C组分20份;其中,A组分由30份的地榆,30份的生地、30份的侧柏叶、20份的白茅根组成,B组分由10份的野菊花、30份的紫草、15份的大青叶组成,C组分由30份的首乌藤、20份的地肤子组成.
[0034]上述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35](1)按比例称取原料组分;
[0036](2)室温下将各原料组分浸泡于水中30min以上,得到混合物;
[0037](3)加热混合物并控制混合物处于非沸腾状态(模拟文火条件)45min以上,并持续搅拌,后升高加热温度使混合物加热至沸腾,维持沸腾状态;每隔10min搅拌挤压原料组分1min,搅拌挤压3次后暂停加热,获得煎煮好的混合物;
[0038](4)过滤煎煮混合物,除去滤渣,收集滤液,制得中药外用制剂。
[0039]实施例2
[00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具体地,所述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剂型为洗剂。
[0041]所述中药外用制剂由水浸泡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组分所得液体构成,且各原料组分的质量之和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3;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如下:A组分40份,B组分20份,C组分20份;其中,A组分由30份的地榆,30份的生地、30份的侧柏叶、20份的白茅根组成,B组分由20份的丹参、30份的玄参和30份的鸡血藤组成,C组分由30份的首乌藤会被20份的地肤子组成.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A组分38

42份,B组分18

22份,C组分18

22份;所述A组分由重量比为3:3:3:2的地榆、生地、侧柏叶和白茅根组成;所述B组分由重量比为1:3:1.5的野菊花、紫草和大青叶组成;所述C组分由重量比为3:2的首乌藤和地肤子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用制剂中,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重量比为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用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A组分40份,B组分20份,C组分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用制剂的剂型为洗剂。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罗光浦王冬梅底大可曲永彬任盈盈刘守刚王天晶李里张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