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52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包括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设有阀芯孔;所述阀芯孔内设有五个缓冲腔;所述第二圆柱体内开设有出油腔;所述第三柱体内开设有出油通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开设有第一工作通道;所述第四柱体内开设有进油通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开设有第二工作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构成阀体的外壳,除去传统阀体中无效的部分,精简整体结构,降低阀体的整体重量;通过五个缓冲腔,简化阀体内的油路,较好的分配流体的流动路径,降低流体压力损失,提高流通效率,极大的提升了阀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向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

技术介绍

[0002]阀体,是承载受力介质并安装相关做动功能元件的承压载体,主要通过铸造或者锻造的长方体进行机加工制造,因此又称阀块。受限于制造工艺,传统阀块具有重量大,流道连接不平滑,存在大量拐角,流体压力损失偏大,流通效率偏低,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升较为困难。
[0003]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本专利技术的轻量化换向阀阀体,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构成阀体的外壳,除去传统阀体中无效的部分,精简整体结构,降低阀体的整体重量;通过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第四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简化阀体内的油路,较好的分配流体的流动路径,降低流体压力损失,提高流通效率,极大的提升了阀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圆柱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体下方的底板;所述第一圆柱体顶部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圆柱体上的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在靠近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二圆柱体和底板之间的第三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在远离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圆柱体和底板之间的第四柱体;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出油口、第一工作口、进油口和第二工作口
[0007]所述第一圆柱体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圆柱体的阀芯孔;所述阀芯孔内设有五个缓冲腔,五个所述缓冲腔分别为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第四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所述第二圆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的出油腔;所述第三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油口和出油腔的出油通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和第二缓冲腔的第一工作通道;所述第四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缓冲腔和进油口的进油通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和第四缓冲腔的第二工作通道。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构成阀体的外壳,除去传统阀体中无效的部分,精简整体结构,降低阀体的整体重量;通过所述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第四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简化阀体内的油路,较好的分配流体的流动路径,降低流体压力损失,提高流通效率,极大的提升了阀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侧面还设有四个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呈矩阵排列;所述固定柱内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柱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沉头
孔。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α,α≤27
°

[0011]优选的,所述出油口、第一工作口、进油口和第二工作口处均设有密封圈槽。
[0012]优选的,五个所述缓冲腔的截面均为鼓形。
[0013]优选的,所述出油腔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缓冲腔连接的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呈圆弧状。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轻量化换向阀阀体,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圆柱体、底板、第二圆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构成阀体的外壳,除去传统阀体中无效的部分,精简整体结构,降低阀体的整体重量;通过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第三缓冲腔、第四缓冲腔和第五缓冲腔,简化阀体内的油路,较好的分配流体的流动路径,降低流体压力损失,提高流通效率,极大的提升了阀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中A

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至6所示,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圆柱体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体1下方的底板2;所述第一圆柱体1顶部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圆柱体1上的第二圆柱体3;所述第一圆柱体1在靠近所述第二圆柱体3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二圆柱体3和底板2之间的第三柱体4;所述第一圆柱体1在远离所述第二圆柱体3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圆柱体1和底板2之间的第四柱体5;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出油口21、第一工作口22、进油口23和第二工作口24;
[0025]所述第一圆柱体1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圆柱体1的阀芯孔11;所述阀芯孔11内设有五个缓冲腔,五个所述缓冲腔分别为第一缓冲腔12、第二缓冲腔13、第三缓冲腔14、第四缓冲腔15和第五缓冲腔16;所述第二圆柱体3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缓冲腔12和第五缓冲腔16的出油腔31;所述第三柱体4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油口21和出油腔31的出油通道41;所述
第一圆柱体1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22和第二缓冲腔13的第一工作通道17;所述第四柱体5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缓冲腔14和进油口23的进油通道51;所述第一圆柱体1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24和第四缓冲腔15的第二工作通道18。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圆柱体1、底板2、第二圆柱体3、第三柱体4和第四柱体5构成阀体的外壳,除去传统阀体中无效的部分,精简整体结构,降低阀体的整体重量;通过所述第一缓冲腔12、第二缓冲腔13、第三缓冲腔14、第四缓冲腔15和第五缓冲腔16,简化阀体内的油路,较好的分配流体的流动路径,降低流体压力损失,提高流通效率,极大的提升了阀体的可靠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造,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是一种适合制造复杂结构产品的现代制造工艺技术。传统液压阀阀体可以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实现对复杂流道简化,承压结构优化,设计和制造出具有重量、体积优势的高流通效率的液压阀阀体。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或钴基高温合金制造。
[0029]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柱体1的侧面还设有四个固定在所述底板2上的固定柱6;四个所述固定柱6呈矩阵排列;所述固定柱6内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柱6的固定孔61;所述固定孔61为沉头孔。...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圆柱体(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体(1)下方的底板(2);所述第一圆柱体(1)顶部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圆柱体(1)上的第二圆柱体(3);所述第一圆柱体(1)在靠近所述第二圆柱体(3)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二圆柱体(3)和底板(2)之间的第三柱体(4);所述第一圆柱体(1)在远离所述第二圆柱体(3)的一侧还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圆柱体(1)和底板(2)之间的第四柱体(5);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出油口(21)、第一工作口(22)、进油口(23)和第二工作口(24);所述第一圆柱体(1)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圆柱体(1)的阀芯孔(11);所述阀芯孔(11)内设有五个缓冲腔,五个所述缓冲腔分别为第一缓冲腔(12)、第二缓冲腔(13)、第三缓冲腔(14)、第四缓冲腔(15)和第五缓冲腔(16);所述第二圆柱体(3)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缓冲腔(12)和第五缓冲腔(16)的出油腔(31);所述第三柱体(4)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油口(21)和出油腔(31)的出油通道(41);所述第一圆柱体(1)内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22)和第二缓冲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宾
申请(专利权)人:利恩海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