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50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抓取底线匣的抓梭机构,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抓梭机构靠近或者远离缝纫机体的执行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服装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缝纫机广泛应用于服装加工行业,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底线和面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目前智能化、无人化缝纫设备不断获得应用,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条件的改善作出贡献。缝纫机所用的缝纫底线通常先绕卷在梭芯上,之后,将绕卷好缝纫底线的梭芯安装在梭壳内,将这种绕卷好底线的梭芯与梭壳的组合结构称之为底线匣,最后再将底线匣卡接在缝纫机的旋梭上进行缝纫。
[0003]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底线匣,参照图1和图5,包括梭壳01和梭芯04,梭壳01包括梭壳本体011、门栓片012、滑动片013和一体成型于滑动片013一端的尾钩014,滑动片013滑动连接于梭壳本体011上,门栓片012的一端铰接于滑动片013上,另一端悬空可以张开55
°
左右,门栓片012上开设有方孔0121,滑动片013上设有圆形卡孔06,旋梭03本体上开设有圆柱卡槽07。自然状态下,尾钩014远离梭壳本体011并存在间隙,门栓片012紧贴滑动片013。操作者将绕有底线的梭芯04插入梭壳01本体内后,组合成新底线匣001。新底线匣001插入旋梭03后,门栓片012自然贴紧滑动片013,滑动片013在弹簧力作用下圆形卡孔06卡入旋梭03的圆柱卡槽07内,底线匣001被锁住。当新底线匣001底线用完时,扳动梭壳01上的门栓片012,门栓片012张开55
°
左右,滑动片013随着门栓片012向梭壳01中心方向滑动,滑动片013上的圆形卡孔06脱离旋梭03上的圆柱卡槽07,旧的底线壳001可以被从旋梭03内取出。门栓片张开55
°
左右时,滑动片013上的尾钩014夹住梭芯04的外缘,梭芯04不会从梭壳01内滑脱。当旧的底线匣被取出后,松开门栓片012,滑动片013在弹簧作用下向远离梭壳01本体的方向移动,尾钩014松开梭芯04,此时,旧的梭芯04可以脱离梭壳01。
[0004]缝纫机更换底线是一个繁琐的手工劳动,受梭芯容量限制,一个装满底线的新梭芯只能使用两到三分钟,也就意味着每两到三分钟,缝纫机必须停止作业,人工更换新的底线匣,人工更换底线匣影响了整个生产效率,存在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抓取底线匣的抓梭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抓梭机构靠近或者远离缝纫机的执行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启动抓梭机构,抓梭机构将缝纫机旋梭上的用完底线的底线匣抓紧,接着启动执行机构,使抓梭机构远离缝纫机体,使底线匣从缝纫机的旋梭内拔出;接着松开抓梭机构,将旧的底线匣取下;之后通过抓梭机构抓紧新的底线匣,并通过执行机构带动抓梭机构向缝纫机的旋梭靠近并将新的底线匣卡入旋梭内,再松
开抓梭机构,通过执行机构使抓梭机构远离缝纫机。上述循环实现了自动更换底线匣,一次停机可以自动补充若干个底线匣,相对于人工更换,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本申请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抓梭机构包括抓梭臂、抓梭钩、取梭座和驱动所述抓梭钩沿着靠近所述取梭座或远离所述取梭座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抓梭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执行机构上,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抓梭钩向靠近所述取梭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抓梭钩从门栓片和滑动片之间的插入,迫使所述门栓片向外张开约55
°
,带动滑动片向梭壳中心方向运动,所述抓梭钩插入方孔内并与所述取梭座的斜面配合将门栓片夹牢;滑动片上的圆形卡孔脱离旋梭上的圆柱卡槽,使底线匣可以与旋梭分离;同时滑动片上的尾钩夹住梭芯外缘,使梭芯不会从梭壳内滑脱。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门栓片张开到最大角度时,抓梭钩的夹紧部与门栓片方孔的棱边接触,门栓片外侧面与取梭座斜面接触,此时,门栓片被夹紧在取梭座和抓梭钩之间,从而实现了对底线匣的准确、稳定的抓取动作。当旧底线匣从旋梭内取出后,在预定位置,第一驱动组件的执行端带动抓梭钩向远离梭壳本体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对门栓片的夹紧力消失,底线壳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掉出。
[0010]以上动作,在取出旧的底线壳与装入新的底线壳时,动作原理相同,顺序相反。
[0011]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若干个新底线匣,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第四驱动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将绕好底线的底线匣放在转盘上,当需要供料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第四驱动组件将新的底线匣转动至适当的位置,方便供料。
[0013]可选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安装法兰、第二驱动组件和圆柱凸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一端设置安装法兰和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周曲线槽,所述抓梭臂一端插入所述圆周曲线槽内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圆周曲线槽包括第一槽、第二槽和过渡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均沿着所述圆柱凸轮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过渡槽的一端与第一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槽连通;所述第一槽向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槽向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抓梭臂位于所述第一槽内时,所述抓梭钩朝向所述转盘设置;当所述抓梭臂位于所述第二槽内时,所述抓梭钩朝向缝纫机上的旋梭设置。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中心轴连接所述安装法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圆柱凸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法兰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轴贯穿所述安装法兰并延伸至所述圆柱凸轮内,所述圆柱凸轮远离所述安装法兰的一端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轴贯穿所述直线轴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缝纫机旋梭上的旧底线匣被抓取后,第三驱动组件启动,抓梭机构远离缝纫机体,同时,旧底线匣被拔下。紧接着启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轴与圆柱凸轮的中心通过直线轴承滑动配合,并且带动抓梭臂向远离缝纫机旋梭的方向移动,抓梭臂依次经过第二槽、过渡槽和第一槽,实现了抓梭臂与圆周曲线槽的滑动配合。到达预定位置后,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抓梭钩向远离底线匣方向移动,从而使抓梭钩和取梭座之间的夹紧力消失,在重力的作用下,旧底线匣自动从抓梭钩和取梭座之间脱落。
[0015]再次启动第三驱动组件,使抓梭机构向靠近转盘的方向移动,此时转盘上新的底
线匣位于抓梭钩与取梭座之间。第一驱动组件启动,带动抓梭钩再次完成底线匣抓取动作。接着,第三驱动组件带着抓梭机构向远离转盘的方向移动,使得新底线壳从转盘上取下。之后,再次启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轴带动抓梭臂移动,使抓梭臂依次经过第一槽、过渡槽和第二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抓取底线匣(001)的抓梭机构(2),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抓梭机构(2)靠近或者远离缝纫机(02)的执行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梭机构(2)包括抓梭臂(22)、抓梭钩(23)、取梭座(24)和驱动所述抓梭钩(23)沿着靠近所述取梭座(24)或远离所述取梭座(24)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抓梭臂(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执行机构(3)上,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抓梭钩(23)向靠近所述取梭座(24)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抓梭钩(23)从门栓片(012)和滑动片(013)之间的插入,迫使所述门栓片(012)向外张开55
°
,带动滑动片(013)向梭壳(01)中心方向运动,所述抓梭钩(23)插入方孔(0121)内并与所述取梭座(24)的斜面配合将门栓片(012)夹牢;滑动片(013)上的圆形卡孔(06)脱离旋梭(03)上的圆柱(08)卡槽(07),使底线匣(001)可以与旋梭(03)分离;同时滑动片(013)上的尾钩(014)夹住梭芯(04)外缘,使梭芯(04)不会从梭壳(01)内滑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转盘(42),所述转盘(42)上设有若干个新底线匣(001),所述底座(1)上设有驱动所述转盘(42) 转动的第四驱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纫机自动换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3)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安装法兰(32)、第二驱动组件和圆柱凸轮(33),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一端设置安装法兰(32)和圆柱凸轮(33),所述圆柱凸轮(33)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周曲线槽(331),所述抓梭臂(22)一端插入所述圆周曲线槽(331)内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圆周曲线槽(331)包括第一槽(3311)、第二槽(3312)和过渡槽(3313),所述第一槽(3311)和所述第二槽(3312)均沿着所述圆柱凸轮(3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过渡槽(3313)的一端与第一槽(33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槽(3312)连通;所述第一槽(3311)向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槽(3312)向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4)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抓梭臂(22)位于所述第一槽(3311)内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兴达缝纫机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