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脱氮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650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耦合脱氮系统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耦合脱氮系统,提高厌氧氨氧化的总氮去除率至90%以上,提高生物膜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脱氮负荷。同时,该系统的污泥接种在颗粒污泥反应器中进行,厌氧氨氧化污泥接种方便,取出厌氧氨氧化菌种、接种过程无需吊车、叉车等机械设施,施工过程中人工成本降低90%;且运行稳定;同时,可实现带水作业,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接种。解决了生物膜厌氧氨氧化工艺接种菌种费用高、耗时长、难以甚至无法在实际工程实施的问题。实施的问题。实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耦合脱氮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耦合脱氮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厌氧氨氧化工艺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生物脱氮工艺,在厌氧氨氧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氮与亚硝态氮直接转化为氮气,相对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具有脱氮负荷高、运行成本低、无剩余污泥产生以及减排温室气体等优势。一体化生物膜厌氧氨氧化工艺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进水的悬浮物、COD及有毒物质浓度的限制条件宽泛,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中。
[0003]厌氧氨氧化工程项目的启动过程需要接种大量的厌氧氨氧化菌,但一体化生物膜形态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厌氧氨氧化菌主要存在于系统内的载体上,只能以载体形态的厌氧氨氧化菌作为接种污泥,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从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内取出、运输、接种等过程耗时长、工作量大、成本高,尤其载体从正常运行的反应器内取出,以及新载体重新安装至池内,系统需要停止进水,降低反应池液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将载体从反应池内吊出,载体取出过程耗时一般需要7~14天,新载体安装需要3~7天,合计需要10~21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脱氮系统,包括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2);所述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2)设置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1)或出水口(25)连通颗粒污泥反应器(1);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1)包括颗粒污泥反应器本体(11);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本体(11)的内腔由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有布水器(12)、污泥接种口(15)、气体分离器(13)和斜板(14);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本体(11)的外顶部设置有水堰槽(18);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水堰槽(18)位于所述斜板(14)的上方;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1)通过水堰槽(18)与所述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2)的进水口(21)连通;或:所述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2)通过出水口(25)与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1)的布水器(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本体(11)为圆柱体;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本体(11)的高度为10~2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本体(11)的内腔还设置有搅拌器(16);竖直方向上,所述搅拌器(16)位于所述布水器(12)和气体分离器(1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1)还包括回流管(17);所述回流管(17)位于所述颗粒污泥反应器本体(11)的外侧,所述回流管(17)的一端与所述布水器(12)连通;竖直方向上,所述回流管(17)的另外一端位于所述气体分离器(13)下方0.5~1m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7)的管路上设置有回流泵(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2)还包括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本体(20);所述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本体(20)的内腔填充有填料(24),位于所述填料(24)底部的曝气器(23),与所述曝气器(23)连通的、且位于所述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本体(20)外侧的鼓风机(22),位于所述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本体(20)底部的进泥口(26)。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耦合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脱氮系统还包括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岸明田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