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50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橄榄石型LiFePO↓[4]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上述橄榄石型LiFePO↓[4]不仅可兼顾高电位/高能源密度与高安全性/稳定性这二个相反的要素,而且以铁为主要成分,是可实现低环境负荷的材料;并将γ-丁内酯用于非水电解液,上述γ-丁内酯兼具高介电常数和低粘度的性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并具有高沸点、低蒸气压、高燃点等优点;这样一来,可提供一种和现有的作为便携设备用电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相比、大型化且安全性良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特别涉及到一种大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正极使用金属氧化物、电解质使用有机电解液、负极使用石墨等碳素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自从1991年首次产品化以来,由于其较高的能源密度而在不断小型化、轻型化的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小型磁盘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得到快速普及。作为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大多是:将含有电极活性物质的材料涂布或挤压到由有孔金属板、金属箔构成的集电体上而形成厚200~300μm的膜状电极,将该膜状电极和隔膜一起卷绕或层叠,并且将该卷绕或层叠的膜状电极密封到圆筒型或角型的外装筒中。这种电池的电极较薄,因此可扩大电极面积,可进行高速率的充放电。并且,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使用在以下有机溶剂或混合了其两种以上的有机溶剂中溶解了Li盐的非水电解液: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等链状碳酸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等环状碳酸酯,或γ-丁内酯、γ-戊内酯等环状酯。特别是为了在低温环境下顺利进行锂离子的移动,一般在环状碳酸酯中混合链状碳酸酯来使用。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角型电池和圆筒型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集电体;负极,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集电体;隔膜;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电池容量为5Ah以上,且上述正极及上述负极的每1cm↑[2]的电容量为10mA h以上,并且,上述正极活性物质是橄榄石型LiFePO↓[4],上述非水电解液中至少含有γ-丁内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3-29 095402/2004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集电体;负极,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集电体;隔膜;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电池容量为5Ah以上,且上述正极及上述负极的每1cm2的电容量为10mAh以上,并且,上述正极活性物质是橄榄石型LiFePO4,上述非水电解液中至少含有γ-丁内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水电解液中含有的上述γ-丁内酯的含有率在体积百分率下为50%以上8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正极及上述负极中至少一个的厚度为1mm以上且小于10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上述负极及上述隔膜,并且,在上述正极两侧配置上述负极,以通过隔膜夹着上述正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隔膜的空隙率为30%以上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直人西岛主明山田和夫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