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35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简化力学模型;步骤二、确定臂架泵管设计参数;步骤三、计算臂架泵管的机械能E(α);步骤四、计算系统机械能的一阶、二阶导数;步骤五、通过合理设计臂架泵管参数L1、L2、d1、d2、d0、k、m1、m2的一组解,使满足通过该设计方法设计的臂架泵管,能够使旋转泵管和随动泵管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换,实现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自回归功能,降低了能源消耗,能够明显降低施工成本。臂架泵管具备双侧开合功能,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泵管的利用效率。用效率。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机是泵送混凝土的末端设备,目前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行走类布料机多被用于楼层内混凝土布料。对于行走布料机的泵管机构,施工现场一般采用人工拆管接长泵管的方式适应布料机构的行走距离,存在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施工现场工业化施工要求。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 108086688 A)公开了一种泵管随动机构,通过若干可旋转泵管以及支撑泵管的滚动支座,实现布料机带动泵管组在轨道上移动,上述混凝土自动布料系统虽然能够免于人工拆管、接管的操作,大幅节省人力成本,并有效提高产能,但布料泵管移动覆盖面积太大,会影响施工面材料堆放、其它设备布设及施工人员的工作走动等,无法适应与常用施工平台一体化集成的需求。
[0004]目前已经有人开发了伸缩式泵管(CN 211257860 U),但其结构设计限制了其只能单向伸缩,混凝土输送泵管的利用率并不高,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包括旋转泵管及第一臂架、固定支座、随动泵管及第二臂架和弹簧;所述旋转泵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弯管、第一直管和第一弯管;所述进料弯管的一端为进料端,通过固定支座固定,且进料端可沿轴线自由转动;所述第一臂架底部与固定支座铰接,顶部固定在第一弯管上;述随动泵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弯管、第二直管、第三弯管和水平管;所述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弯管与水平管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水平管另一端与布料机连通;所述第二臂架为Z字形,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弯管和水平管上;所述弹簧两端分别通过弹簧端部连接件固定在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上;所述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简化力学模型;将旋转泵管及第一臂架简化为线段AO,将随动泵管及第二臂架简化为线段BO,线段AO、BO在连接点O处铰接,线段AO在端点A处铰接,线段BO的端点B为自由端且始终在同一个水平面内直线运动;弹簧两端端点分别为C、D;步骤二、确定臂架泵管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线段AO长度L1、质量m1,线段BO长度L2、质量m2,弹簧的初始长度d0、弹簧的刚度k,线段CO长度d2、线段DO长度d0;步骤三、计算旋转泵管与随动泵管夹角为α时,臂架泵管的机械能E(α);步骤四、计算系统机械能的一阶、二阶导数;步骤五、通过合理设计臂架泵管参数L1、L2、d1、d2、d0、k、m1、m2的一组解,使满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泵管和从动泵管的张开角为α时,臂架泵管满足: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回归双侧开合式臂架泵管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支座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固定板固定在基础面上;连接板设置于固定板上,进料弯管通过旋转管箍一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中间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伟王小安苏雨萌马未王保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