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2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包括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以及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连接;后盖锁紧装置与汽车后盖连接,车身锁紧装置与车身后围板连接;汽车后盖通过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以及连接杆与车身后围板连接后处于非闭合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满足汽车后盖支撑固定需求,确保后盖支撑固定牢靠,避免出现电泳过程脱开造成后盖碰伤等隐患;同时能够保证支撑后的汽车后盖与车身后围板具有一定间隙,汽车后盖为非闭合状态,保证电泳过程中,车身内所有腔体空气排出,以确保内外表面能100%涂覆电泳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生产领域,为保证车身防腐防锈功能,在汽车生产行业上均采取阴极电泳工艺生产。在汽车涂装前处理、电泳过程中,因工艺需要,车身需要上下进出各槽,同时在电泳槽中摆动,将车身内所有腔体空气排出,以确保内外表面能100%涂覆电泳漆。因此在前处理电泳过程中需要对后盖进行固定,确保后盖内气体排出,同时避免车身在槽内晃动造成的后盖磕伤等问题。
[0003]综上,本专利技术结合汽车自身结构,开发出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不仅能够对后盖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够确保后盖内气体排出,保证后盖电泳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
[000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包括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以及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连接;后盖锁紧装置与汽车后盖连接,车身锁紧装置与车身后围板连接;汽车后盖通过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以及连接杆与车身后围板连接后处于非闭合状态。
[0006]进一步地,后盖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与两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孔,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后盖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两第一定位件分别通过两第一定位孔插入后盖的两安装孔内。
[0007]进一步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螺帽端面焊接有第一把手。
[0008]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框,安装框与连接杆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的相对两面;安装框包括两平行的第一安装板以及位于两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垂直连接;第一定位板、两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构成包围状的容纳空间。
[0009]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板朝向连接杆一面设有两平行的第一固定板,连接杆的一端位于两第一固定板之间,连接杆与两第一固定板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车身锁紧装置包括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另一端设有第三定位件,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件之间的距离为车身后围板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第三定位件插入车身后围板的一安装孔内,第二定位件通过第二定位孔插入车身后围板的另一安装孔内。
[0011]进一步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螺帽端面焊接有第二把手。
[0012]进一步地,第二定位孔设有螺帽。
[0013]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板朝向连接杆一面设有两平行的第二固定板,连接杆的另一
端位于两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杆与两第二固定板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第二把手为钢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有效满足汽车后盖支撑固定需求,确保后盖支撑固定牢靠,避免出现电泳过程脱开造成后盖碰伤等隐患;同时能够保证支撑后的汽车后盖与车身后围板具有一定间隙,汽车后盖为非闭合状态,保证电泳过程中,车身内所有腔体空气排出,以确保内外表面能100%涂覆电泳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2)本专利技术在安装连接的过程中,无需在汽车上重新开设安装孔,提高安装效率;(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及拆卸方便,满足现场操作需要,能保证电泳时内腔所有空气均可排出,做到内腔100%有电泳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图;图2为安装框结构图。
[0017]图中,1后盖锁紧装置、11第一定位板、12第一定位件、13第一把手、14安装框、15第一安装板、16第二安装板、17第一固定板、2车身锁紧装置、21第二定位板、22第二定位件、23第三定位件、24第二把手、26第二固定板、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限于此。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包括车身锁紧装置2、后盖锁紧装置1以及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车身锁紧装置2、后盖锁紧装置1连接;后盖锁紧装置1与汽车后盖连接,车身锁紧装置2与车身后围板连接。汽车后盖通过车身锁紧装置2、后盖锁紧装置1以及连接杆3与车身后围板连接后处于非闭合状态。本实施例通过车身锁紧装置2、后盖锁紧装置1以及连接杆3将汽车后盖与车身后围板固定后可进行电泳。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有效满足汽车后盖支撑固定需求,确保后盖支撑固定牢靠,避免出现电泳过程脱开造成后盖碰伤等隐患;同时能够保证支撑后的汽车后盖与车身后围板具有一定间隙,汽车后盖为非闭合状态,保证电泳过程中,车身内所有腔体空气排出,以确保内外表面能100%涂覆电泳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0020]本实施例后盖锁紧装置1包括第一定位板11与两第一定位件12,第一定位板1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孔,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后盖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两第一定位件12分别通过两第一定位孔插入后盖的两安装孔内。第一定位板11为宽度20mm,厚度为4mm的钢板。第一定位孔为半径为4.5mm的圆孔。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109mm。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需保证为后盖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安装干涉现象。因此,本实施例在后盖锁紧装置1与后盖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在后盖上重新开设安装孔,提高了安装效率。
[0021]第一定位件12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螺帽端面焊接有第一把手13。两第一螺栓的规格为M6*70mm。第一把手13能够便于操作第一螺栓。第一定位板11的两端均设有安装
框14,安装框14与连接杆3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11的相对两面;安装框14包括两平行的第一安装板15以及位于两第一安装板15之间的第二安装板16,第一安装板15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板11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16垂直连接;第一定位板11、两第一安装板15、第二安装板16构成包围状的容纳空间。第一螺栓在与车盖连接之前,是插入到安装框14内的,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螺栓掉落。为便于第一定位板11与连接杆3连接,第一定位板11朝向连接杆3一面设有两平行的第一固定板17,连接杆3的一端位于两第一固定板17之间,连接杆3与两第一固定板17通过固定件活动连接,固定件可为螺栓。
[0022]本实施例的车身锁紧装置2包括第二定位板21与第二定位件22;第二定位板21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另一端设有第三定位件23,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件23之间的距离为车身后围板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第三定位件23插入车身后围板的一安装孔内,第二定位件22通过第二定位孔插入车身后围板的另一安装孔内。第二定位板21为宽度20mm,厚度为4mm的钢板。第三定位件23为半径为8mm,长度为16mm的钢筋。第二定位孔为半径为5mm的圆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件23中心间距为36mm。第二定位孔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以及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连接;后盖锁紧装置与汽车后盖连接,车身锁紧装置与车身后围板连接;汽车后盖通过车身锁紧装置、后盖锁紧装置以及连接杆与车身后围板连接后处于非闭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其特征在于:后盖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与两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孔,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后盖现有的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两第一定位件分别通过两第一定位孔插入后盖的两安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螺帽端面焊接有第一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车后盖电泳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框,安装框与连接杆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板的相对两面;安装框包括两平行的第一安装板以及位于两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板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垂直连接;第一定位板、两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构成包围状的容纳空间。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希庆陈俊杰刘金子苏治伟贺丽丽李秋魁陈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