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通常修建堤坝、溢洪道、水闸、进水口、引水渠、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调节和分配水量,防止洪涝灾害的目标。
[0003]一般引水渠修建过程中,引水渠会沿道路延伸方向布置,引水渠一般低于道路,引水渠与道路之间形成一个坡体,坡体上通常会铺设碎石块,减少水土流失并能够保证路基稳定。引水渠用于对人造以及天然水源进行引流运输,当降雨量较大时,路面的雨水也会沿着坡体流入引水渠进行输送。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坡体容易受水冲刷影响,水将坡体表面的土层带入引水渠内,存在水土流失严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弱水土流失的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坡体(1)顶部设置有路基(11),路基(11)边缘处开设有用于储存路面雨水的集水槽(2),坡体(1)上设置有引流槽(3),引流槽(3)沿坡体(1)倾斜设置,引流槽(3)设置有多个,多个引流槽(3)沿路基(1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集水槽(2)顶部靠近引流槽(3)处均开设有排水口(21),排水口(21)与引流槽(3)连通,坡体(1)中部开设有若干个缓冲槽(4),缓冲槽(4)水平设置,引流槽(3)与缓冲槽(4)连通,坡体(1)底部开设有引水渠(5),坡体(1)底部与引水渠(5)之间开设有沉淀槽(6),沉淀槽(6)沿引水渠(5)延伸方向开设,沉淀槽(6)顶部开设有与引水渠(5)连通的通孔(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引流槽(3)之间设置有辅助槽(31),辅助槽(31)端部与引流槽(3)连通,辅助槽(31)设置有多个,多个辅助槽(31)交叉设置并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槽(31)与引流槽(3)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且多个辅助槽(31)相互交叉并垂直设置,坡体(1)空隙处设置有植被固定机构(7),植被固定机构(7)包括围挡板(71)和锚柱(72),围挡板(71)弯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状,且围挡板(71)与引流槽(3)和辅助槽(31)的侧壁抵接,锚柱(72)固接于围挡板(71)靠近坡体(1)一侧,且锚柱(72)埋设于坡体(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板(71)侧壁插设有控制板(73),控制板(73)与围挡板(71)平行,围挡板(71)靠近坡体(1)一端嵌设有卡板(74),卡板(74)与围挡板(71)相交,卡板(74)正对控制板(73)处开设有凹槽(741),凹槽(741)沿着靠近围挡板(71)中轴线方向向着靠近控制板(73)方向倾斜,控制板(73)端部位于凹槽(741)内并向着靠近围挡板(71)中轴线方向驱动卡板(7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边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6)内设置有清理机构(8),清理机构(8)包括刮板(81)和驱动组件(82),刮板(81)位于沉淀槽(6)内并与沉淀槽(6)的底壁抵接,用于驱动刮板(81)沿着沉淀槽(6)延伸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82)连接于沉淀槽(6)上,坡体(1)底部靠近沉淀槽(6)端部开设有收集池(12),沉淀槽(6)的底部靠近收集池(12)处开设有排污口(62),排污口(62)与收集池(12)连通,排污口(62)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污口(62)开闭的控制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谷友,马立娟,芮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