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端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03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端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模型中各个末端节点的三相电压信号;对各个末端节点的三相电压信号进行Clarke变换,得到各个末端节点解耦后的1模和2模电压信号;对各个末端节点解耦后的1模或2模电压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并根据小波模首个极大值得到故障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到达各个末端节点的时间;基于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到达各个末端节点的时间,利用双端行波法确定故障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端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故障后产生的行波信号向两端传播这一特性,通过识别故障产生的暂态初始行波波头到达时间,并基于该时间数据运用双端行波法来完成故障测距。故障测距。故障测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端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双端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密布城乡及山区,常年处于户外,经受风雨冰霜、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人工的误操作,发生故障的概率很高。当故障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故障点,并进一步地对其进行维修,将导致停电小时数的扩大,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
[0003]目前,配电网架空线路普遍采用绝缘导线,其拥有良好绝缘性能,可以防止一些触电事故的发生。但因其自身特性,当雷击导线时,雷电过电压往往不能沿着绝缘表皮释放,若此时绝缘子闪络并进一步建立起稳定的工频续流电弧,绝缘导线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断裂,并下落触地,威胁附近人民生命安全。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方法检测故障点发生距离,为后续人员的检修工作提供便利,维护电网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端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及装置,利用故障后产生的行波信号向两端传播这一特性,通过识别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端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模型中各个末端节点的三相电压信号,其中,所述配电网模型包括多个末端节点和一个故障点,所述故障点被配置为单相断线电源侧接地故障;对各个所述末端节点的三相电压信号进行Clarke变换,得到各个所述末端节点解耦后的1模电压信号和2模电压信号;对各个所述末端节点解耦后的1模电压信号或2模电压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并根据小波模首个极大值得到故障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到达各个所述末端节点的时间;基于所述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到达各个所述末端节点的时间,利用双端行波法确定故障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末端节点的三相电压信号相互耦合,所述对各个所述末端节点的三相电压信号进行Clarke变换,得到各个所述末端节点解耦后的1模电压信号和2模电压信号,包括:通过Clarke变换将相互耦合的每个所述末端节点的三相电压信号分别分解为0模电压信号、1模电压信号和2模电压信号,所述Clarke变换采用如下变换矩阵:U
0,1,2
=TU
a,b,c
式中,T表示Clarke变换矩阵,U
0,1,2
表示模电压信号,U
a,b,c
是相电压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用三次B样条小波变换,对各个所述末端节点解耦后的1模电压信号或2模电压信号进行小波变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每个所述末端节点解耦后的1模电压信号或2模电压信号,小波变换后得到的小波模首个极大值对应该1模电压信号或2模电压信号的奇异点,即初始电压行波波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到达各个所述末端节点的时间,利用双端行波法确定故障距离,包括:所述双端行波法确定故障距离采用如下公式:式中,t1表示所述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到达节点m的时间,t2表示所述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到达节点n的时间,L表示线路长度,v表示1模电压信号或2模电压信号的行波波速,D
mf
表示节点m和节点f两点间距离,D
nf
表示节点n和节点f两点间距离,节点m和节点n所述多个末端节点中的其中一个节点,节点f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刚唐杰李冬东丁显勇王智勇郎春海张月坤张绍华胡浩卿朱倩钰杨庆刘浩橙曾熠智刘森林罗金辉李自刚徐永生罗庆亮马牧云王勤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