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消防安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一种便利的能源载体,目前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自身容易发生热失控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其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冷却降温是抑制电池热失控和火灾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常见的冷却降温技术包括:风冷、热管、间接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其中,风冷降温效果最差,不能满足极端条件电池降温需求;热管技术复杂,需要额外配置空调系统;间接式液冷采用水、醇类溶剂等液体在套管、夹套、冷盘等部件中循环进行降温,降温效果一般并有液体泄露短路的风险;浸没式液冷采用绝缘液体直接浸泡电池,降温效果最好。但是目前关于电池浸没式液冷技术的研究较少,因此亟需开发基于浸没式液冷技术的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及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包括电池箱(1)、压力控制阀(3)、单向阀(4)、液化装置(5)、阻燃多孔材料(9)、翅片(10)、冷却液(11)、气体输送管路(12)及液体回流管路(13);其中,电池箱(1)为具有良好散热效果且耐压的密闭容器,内部放置电池组(8),上下部分别设有气态冷却液出口(2)和液态冷却液回流口(6),外表面设置翅片(10);阻燃多孔材料(9)设置在电池箱(1)内电池组(8)中相邻电池之间,并且电池箱(1)内注有冷却液(11),因此电池组(8)浸在冷却液(11)中;气体输送管路(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箱(1)的气态冷却液出口(2)和液化装置(5)的入口,中部安装一个压力控制阀(3)和一个单向阀(4);液体回流管路(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液化装置(5)的出口和电池箱(1)的液态冷却液回流口(6),中部安装一个单向阀(4);电池箱(1)内外的线缆采用密封航空插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电池箱(1)顶面上的过压保护装置(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多孔材料(9)选自石墨碳毡、石英棉、超细玻璃棉、高硅氧棉、聚氨酯泡沫棉和二氧化硅气凝胶毡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安全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11)选自氢氟烯烃类化合物、氢氟醚烃类化合物、全氟酮类化合物和氢氟环烷烃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氢氟烯烃类化合物包括顺式
‑
1,1,1,4,4,4,
‑
六氟
‑2‑
丁烯、反式
‑
1,1,1,4,4,4,
‑
六氟
‑2‑
丁烯、3,4,5,5,5
‑
五氟
‑3‑
(三氟甲基)戊
‑1‑
烯和1,1,1,2,3,4,5,5,5
‑
九氟
‑4‑
(三氟甲基)戊
‑2‑
烯;氢氟醚烃类化合物包括1
‑
甲氧基
‑
九氟丁烷和1
‑
甲氧基
‑
七氟丙烷;全氟酮类化合物包括全氟
‑2‑
甲基
‑3‑
戊酮和全氟
‑3‑
甲基
‑2‑
丁酮;氢氟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